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7 23:47:08

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阅读理解(13)

1.
    心理学家做过一次试验:把大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听取同一个女大学生的答辩。在其中一组发言时,女大学生打扮得很漂亮。在另外一组则把妆卸掉,没有什么特色。试验结果是:发言内容相同,但在第一组时发言更能说服人,得分也更高。
    从这个试验我们可以得出( )。
    A.人的面容的俏丽或丑陋与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没有关系
    B.人的面容的俏丽或丑陋与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有一定的关系
    C.人的容貌对人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
    D.人的容貌对他人的判断力有较大影响
    2.
    自1990年以来,海平面平均上升了大约18厘米。冰川融化带来的威胁不仅仅使某些知名城市面临被淹没的风险,而且 随着北极冰川加速融化,地球重力分布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另外,北极的消退冰川和融化水正在大规模泄露甲烷,这 将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近百年来北极的气候变化明显加剧
    B.冰川融化将会给地球带来许多潜在危险
    C.治理北极地区的甲烷泄露将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
    D.冰川融化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生存威胁
    3.千栏居是一种将房屋同桩柱架高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书·南平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蚣蛇,人楼居,揹而上,君曰‘千栏’。”《说文》中的“泽中守草楼”它应是千栏形式。与其认为千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千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千栏居以下都架空的桩柱或“千栏”得名,都与上都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
    下列关于“千栏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千栏居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
    B.楼阁建筑应是居定宫室演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它的起源就是千栏居
    C.千栏居不因上都房屋的结构形制取名,而是因为下都架空的桩柱或“千栏”得名
    D.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栏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种房屋结构类型
    4.
    美联储为了解决美国储蓄量不足的问题, 维持美国经济运转,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大量发行美元。 美国用这种方法来投资,维持很高的生活水平,但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美元发行过度导致美元贬值,贬值的损失由所有持有美元的国家来承担,然后再来做强美元,损失就实现了转嫁。美国的有识之士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不仅会害了自己还会害了世界。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美联储为了维持美国经济运转而大量发行美元
    B.美联储大量发行美元的措施将会导致美元贬值
    C.美元的过量发行会造成流动性泛滥影响世界经济
    D.美国加大发行量来维护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
    5.
    夏天有苍蝇、蚊子,但夏天能长出我们必需的粮食和各种作物;冬天虽然少一些害虫,但冬天不长庄稼,因此,谁也不会希望总是过冬天。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对事物不要求全责备
    B.取长补短,双方得益
    C.事物的优劣是相比较而言的
    D.客观条件,为我所用
    1.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最后一句是主旨句,指出同样的内容,外表漂亮的更能说服人,得分也更高。这些都是容貌给他人造成影响而得到的结果。故正确答案为D。
    A、B、C选项都是容貌对自身的影响,文段只说到对他人的影响,对自身的影响没有论述。因此排除A、B、C。
    2.答案: B
    解析:
    >此题是意图判断题,第一步找主旨,主旨句是最后两句,第二句通过一个递进关系衔接,强调的是冰川融化对于地球地球重力分布的影响,最后一句,强调的是冰川融化对于全球气候产生大影响,最后两句属于并列关系,概括一下主旨即冰川融化对于产生很大影响,主体是冰川融化,根据主体一致,排除>AC>两项。>D>项冰川融化是城市面临生存威胁属于不仅后面的表述不是重点,所以答案>B>项,属于文段的主旨。选项中没有基于主旨的合理推断,只能选择主旨项。
    3.答案: A
    解析:
    由文中“与其认为千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千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可知,A项前半句正确。由文中“千栏居是一种将房屋同桩柱架高地面的宫室形式”可知,千栏居是一种宫室形式,也由此推知千栏居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即A选项后半句说法正确。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4.答案: C
    解析:
    根据提问标志词“概括”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指出美国依靠大量发行美元来戒子本国储蓄量不足的问题,然后又提出这种做法所造成的影响,即美元发行过度对美国、对世界都有害。由转折关系词“但”可知,整个材料的语意重点是其后的内容,即美元的过量发行造成流动性泛滥,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选项中,C项表述最为全面准确。其他三项表述都过于片面,没有抓住材料的语意重点。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文段通过描述自然现象来揭示哲理:事物的好坏不能一言以蔽之,对事物不要求全责备,应符合实际,A、C、D三个选项都是围绕这个哲理进行描述的,只有B选项没有体现,“取长补短”与文段表达哲理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阅读理解(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