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7 23:46:52

辽宁省公务员定义判断每日练习(9)

1.固体废物污染,是指因对固体废物的处置不当而使其进入环境,从而导致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生态系统、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下列不属于固体废物污染的有:
    A. 甲工厂非法排污水入汉江
    B. 乙诊所没有按规定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而是随意丢于路边,被几个三岁小孩拾起,不慎划破手指感染
    C. 铁路两边的白色一次性餐盒
    D. 某高校物理实验室用过的铀,未埋好,被一拾破烂者发现,该人三星期后身亡
    2.定义:
    (1)全概率命题是其真实性的概率为100%的命题。
    (2)大概率命题是其真实性概率较高,通常在50%以上的命题。
    (3)辩证命题是若联言命题的两个支命题都是条件命题,而这两个联言支的后设彼此之间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
    典型例证:
    (1)人要吃东西才能长期生存。
    (2)如果被害者的财物完整无缺,则凶手作案的动机就不是图财害命。
    (3)他既是一个高个子,又是一个矮个子。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塑料垃圾如果得不到妥善管理和处理,进入自然环境后,主要造成两种危害。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废塑料制品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在大城市、旅游区、水体,废旧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
    下列现象属于上述“视觉污染”的一项是( )。
    A. 在一些热闹地点路段,各种户外广告牌五花八门,摆放杂乱无序,有些甚至年久失修,一条条塑料装饰带随风飘扬
    B. 漂浮在江河中的塑料制品给水源取用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泵抽空和堵塞,给工业生产和水电站造成巨大损失
    C. 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D. 某旅游景点每到“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树丛、道路两旁都会出现大量塑料袋和饮料罐,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本题的要件包括(1)固体废物(2)处置不当而使其进入环境(3)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生态系统、造成环境质量恶化。A选项排入汉江的是液体废物,不符合要件(1),为本题的正确答案;B、C、D选项中分别是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餐盒、铀引起的污染,符合所有要件,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2.C【解析】由题干可知:全概率命题为“真实性的概率为100%”;大概率命题“真实性的概率在50%以上”;辩证命题为“联言命题”、“两个支命题都是条件命题”。例证(1)长期生存→要吃东西,符合客观事实,真实性的概率为100%,符合“全概率命题”;例证(2)财务完整→凶手不是图财害命,符合大多数事实,符合“大概率命题”;例证(3)“他既是一个高个子,又是一个矮个子”是个联言命题,且两个支命题具有反对关系,但这两个支命题是直言命题,不是假言命题,不符合“辩证命题”的定义;故而有两个符合上述定义买答案为C。
    3.D【解析】视觉污染的关键要件是:(1)废塑料制品;(2)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在A选项中,塑料装饰不是废塑料制品,不符合要件(1),所以排除。在B选项中,塑料制品给工业生产和水电站造成麻烦,没有提及对市容、景观的破坏,不符合要件(2),所以排除。在C选项中,塑料地膜废弃物对农业造成严重影响,同样没有提及对景观的破坏,不符合要件(2),所以排除。在D选项中道路两旁的塑料袋是废塑料制品,周围环境极不协调是对景观的破坏。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省公务员定义判断每日练习(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