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7 23:46:46

辽宁省公务员逻辑填空练习2

1.如果说,听清话语是听话能力的________,那么,理解话语就是听话能力的________。
    上面划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A.根本 中心 B.基础 核心
    C.根本 核心 D.基础 中心
    2.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他________拿来了可乐和汉堡包做为替代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按时 B.准时 C.临时 D.有时
    3.“获指标逾期不买车”该受罚吗?既然无法保证市民在多长时间内参加摇号一定能摇到,那么就没有理由对那些________的市民予以惩罚,这是一个基本的公平。更何况,大到国家政策尚且可能________,普通家庭因为种种原因而临时改变购车计划,凭什么就得挨罚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未雨绸缪 朝令夕改 B.防患未然 反复无常
    C.居安思危 变幻莫测 D.临渴掘井 变化多端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此题为实词填空题。由题意可知“听清”、“理解”均是听话能力的必要条件,根据常识“听清”是基础,是前提,故排除A、C两项。中心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核心通常是指内在的、深层的,而非有形的东西,此处“理解”是无形的,应该是听话能力的核心。故正确答案为B。
    2.C【解析】C项“临时”指临到事情发生的时候,与题干中“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相匹配。故正确答案选C。A项“按时”指按照规定或约定的时间。B项“准时”指不迟也不早于规定的时间。D项“有时”指有的时候,并不确定的时候。均不符合题意。
    3.A【解析】此题为近义成语辨析填空题。首先看第一个空格,主要描写的是为买车事先做准备进行摇号的市民不应该收到惩罚,A选项“未雨绸缪”指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准备,符合题意。B选项“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C选项“居安思危”是指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D选项临渴掘井指感到渴才掘井,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B、C、D三个选项多指预防灾祸,买车达不到灾祸的程度,故排除B、C、D。A选项中朝令夕改是指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常用“朝令夕改”来形容国家改变政策,第二个空格填写朝令夕改最为合适,验证A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省公务员逻辑填空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