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5 23:50:11

2014国家公务员片断阅读习题精解(20)

1、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
    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 城市的新地标应与周边的历史文脉相协调
    B. 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定要造好
    C. 一味追求高度、奢华、前卫或者怪诞,造就了很多城市地标败笔
    D. 建设城市地标要谨慎,不要为世人所诟病,也不要为后人留下笑柄
    2、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是我国刑法的任务。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我国刑法的目的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B. 我国刑法的目的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利
    C. 只有刑法才能够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D. 刑法不保障犯罪分子的权利
    3、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人均GDP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一定难度。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是否只有达到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样的发展水平时才具备建立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还不能建立起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这显然不符合发展的要求。
    作者通过这段话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
    A. 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保制度不能等到中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才建立
    B. 中国尚不具备建立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
    C.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难度
    D. 中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不能建立起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4、有个学僧请教他的师傅海空禅师,要怎样做才能学会师傅所有的智慧。海空禅师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了一个苹果,放到嘴边,大大地咬了一口,然后不断地咀嚼着苹果,不发一言。过了好一会儿,禅师才又张开嘴,将口中已经嚼烂的苹果吐在手掌当中,然后递到学僧面前说:“来,把这些吃下去!”学僧非常疑惑地望着师傅,说:“师傅,这——这怎么能吃呢?”海空禅师又笑了笑,说:“我咀嚼过的苹果,你当然知道不能吃;但为什么又想要汲取我的智慧的精华呢?你难道真的不懂?所有的学习。都必须经过你本身亲自去咀嚼的。”
    这个故事意在说明(    )。
    A. 教师传授的只能是知识,不包含智慧
    B. 人生种种滋味必须亲身感受才能明白
    C. 学习的过程没有捷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D. 真正的智慧只有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才能获得
    5、在群星闪烁的夜晚,仰望天际,我们可以感觉到宇宙的神秘。就连天文学家,对宇宙的了解也不多,因为现有的探测手段对于这个奥妙无穷的宇宙来说仍然相当落后。我们现在认识的宇宙,仅仅是我们可以观测到的。而暂时观测不到的,只能借助建立理论模型,去解释宇宙间的诸多现象,而且这些都是一些猜测而已。
    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A. 人类对宇宙的了解依赖于观测
    B. 现代观测天文的仪器还比较落后
    C. 神秘的宇宙有待人类进一步探索
    D. 用理论模型去研究宇宙不太可靠
    1.这是一道主旨题。A、B、C三项的内容文段中虽有提到,但都是为了说明D项的含义,即建设地标要谨慎,所以D项更为全面。故选D。
    2.文段主要阐述了刑法的任务,由原文的“保卫”、“保护”、“维护”、“保障”等一系列字眼可知,刑法的任务主要侧重于保护层面。B项“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利”恰当地概括了刑法的保护功能,当选。
    3.“而这显然不符合发展的要求”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中国不能等到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时才建立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保制度。本题答案为A。
    4.文段由海空禅师的例子,引出“真正的智慧必须经过你本身亲自去咀嚼才能获得”的道理。D项是对海空禅师话语的同义表达,故为这个故事意在说明的内容。本题答案为D。
    5.文段首先指出宇宙很神秘,人类因为探测手段的落后对它了解很少,有很多宇宙现象现在还只能靠理论模型去猜测、解释。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说明的是神秘的宇宙还有待人类进一步探索,即C项。其他一三项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国家公务员片断阅读习题精解(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