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全卷练习(4.21)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1.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涤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垒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 )。
A.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结果
B.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成就突出,其形式、风格的演变,常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恬和精神生活的见证
C.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而对其具体观照会获得更多的美学感受
D.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的审美因素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2.甲、乙、丙三人参加一个共有30个选择题的比赛。记分办法是在30分的基础上,每答对一题加4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答既不扣分也不加分。赛完后发现根据甲所得总分可以准确算出他答对的题数,乙、丙二人所得总分相同,仅比甲少1分,但乙丙答对的题数却互不相同。由此可知,甲所得总分最多为( )。
A.135
B.131
C.125
D.120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3.社会成员的幸福感是可以运用现代手段精确量化的。衡量一项社会改革措施是否成功,要看社会成员的幸福感总量是否增加。S市最近推出的福利改革明显增加了公务员的幸福感总量,因此,这项改革措施是成功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A.上述改革措施并没有增加s市所有公务员的幸福感
B.S市公务员只占全市社会成员很小的比例
C.上述改革措施在增加公务员幸福感总量的同时,减少了S市民营企业人员的幸福感总量
D.上述改革措施在增加公务员幸福感总量的同时,减少了S市全体社会成员的幸福感总量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2008年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9.16万公顷,灾毁耕地2.48万公顷,生态退耕0.76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49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2.96万公顷。
2008全年水资源总量271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人均水资源2048立方米,增加6.9%。全年平均降水量659毫米,增加8.0%。年末全国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96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多蓄水93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84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4%。其中,生活用水增长0.6%,工业用水增长l.8%,农业用水减少0.2%,生态补水减少0.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31.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l30.3立方米,下降7.0%。人均用水量440.9立方米,下降0.1%。
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9处,其中,能源矿产地38处,金属矿产地90处,非金属矿产地79处,水气矿产地2处。有57种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其中,石油13.4亿吨,天然气6472亿立方米,原煤231,1亿吨。
2008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7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29万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12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65.4%。全民义务植树23.1亿株。截至2008年底,自然保护区达到253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万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6万平方公里。
4.2008年全年,我国耕地面积( )万公顷。
A.增加了47.85
B.减少了47.85
C.增加了l.93
D.减少了l.93
5.2008年,我国人口增长率约为( )。
A.7.2%
B.14.3%
C.0.5%
D.7.5%
6.新发现的大中型矿产地中,下面哪种类型的矿产地最多?( )
A.能源
B.金属
C.非金属
D.水气矿产地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08年,我国灾毁耕地面积大于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的耕地面积
B.2008年,我国工农业用水量比上年均有所增长
C.2007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用水量约为251.7立方米
D.2008年,我国新增查明的资源储量共计244.5亿吨
8.根据所给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008年,全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的耕地比建设占用的耕地多3.8万公顷
B.2008年,全国大型水库蓄水总量相较去年增长了4.7%
C.2008年,我国总用水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D.2008年,我国林业重点工程中人工造林的面积从材料中无法得知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
9.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货币的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C.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知满天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zhimantian.com/) 友情提醒您,先做题目再对答案,答案请见下一页
1.B[解析]根据文意可知,“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是该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也是称建筑为“石头写成的历史”的原因。
2.B[解析]设乙做对a题,做错b_题,丙做对m题,做错11题。则有4a—b=4m—n,整理得4(a—m)=b—n,由于乙丙得分仅比甲得分少1分,要使甲得分最高,则乙丙也应尽可能总分最高。从而乙丙错题最少,其他的题全对。
(1)若b=4,n =0,则a—m=1,a=26,m=25。
此时乙得分为26×4—4+30—130(分),丙得分为25×4—O+30=130(分)。此时甲得分为130+l=131(分)。
(2)若b=5,n=1,则a—m=1,a= 25,m=24。
此时,乙得分为25×4—5+30=125(分),甲得分为l25+1=126(分)。
可见,甲所得总分最多为131分。
3.D[解析]题干断定,衡量一项社会敌革措施是否成功,要看社会成员的幸福感总量是否增加。如果D项为真,则说明S市最近推出的福利改革减少了S市全体社会成员的幸福感总量,因而是不成功的,从而否定了题干的论证。故正确答案为D。
4.D 由材料的第一段内容可得,减少的耕地面积为l9.16+2.48+0.76+2?49=24.89(万公顷),增加的耕地面积为22.96万公顷,故当年耕地面积减少24.89—22.96=1.93(万公顷),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C 根据材料第二段内容可知,水资源总量增加7.4%,人均水资源增加了6.9%,人口总数=水资源总量÷人均水资源总量,故而我国2008年的人口增长率为(1+7.4%)/(1+6.9%)-1≈0.5%,或用粗略估算法,7.4%-6.9%=0.5%,以及“总用水量增加0.4%,人均用水量下降0.1%”知,0.4%+0.1%=0.5%,故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6.B[解析]根据“能源矿产地38处,金属矿产地90处,非金属矿产地79处,水气矿产地2处”可知,金属矿产地最多,故选B。
7.C[解析]2008年,灾难毁地为2.48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的耕地为2.49万公顷,故而A项错;2008年,我国农业用水减少了0.2%,B项错;2007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用水量为231.8÷(1—7.9%)×100%≈251.7(立方米),故B项正确;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57种,材料中并来全部提及,故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 。
8.B[解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2.96万公顷,建设占甩耕地l9-16万公顷,22.96--19.16=3.8(万公顷),故A项正确;2008年全国大型水库蓄水总量相较去年增驾的百分比为93÷(1962—93)×100%≈5.0%,故B项错误;由“全年总用水量比上年增长0.4%”可知.C项正确;材料中只给出造林面积中所有的人工造林面积,故而林业重点工程中的人工造林面积无法得知,D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9.C[解析]货币的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峋霉叵怠项说法正确。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由此可知B项正确。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的货币。而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流通,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越须是现实的货币。例如,规定某种商品的价格为多少元时,并不需要使用到现实的货币;但在购买这件商品,即实现商品流通时就要用到现实的货币。D项正确。货币量决定于流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积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即单位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所需货币量就越少;流通速度越慢,所需货币量就越多。C项说法错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