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5 23:49:23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152]

1.初中生陈某因经常敲诈同学的小额钱财,曾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但他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后又因持刀抢劫他人钱财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一材料说明( )。
    A.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于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不同
    B.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C.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应受到行政处罚
    D.陈某的前后行为都触犯了刑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2.物质的运动是( )。
    A.暂时的 B.绝对的 C.时动时静的 D.不可把握的
    3.现阶段我国的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在( )。
    A.一定范围内存在 B.一定时期内存在
    C.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D.一定时期内的一定阶层中存在
    4.2002年4月4日,几声清脆的枪声结束了以杜某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中5名主犯邪恶的生命,为某市“严打”整治一周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表明( )。
    A.“打黑除恶”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B.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对国家危害最大的犯罪
    C.“严打”整治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惟一途径
    D.我国法律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5.在阶级社会里,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众人之事的重要机关 B.封建统治的工具
    C.阶级统治的工具 D.由军队、法庭、监狱等组成的暴力机关
    友情提醒您,先做题目再对答案
    1.B 【解析】这个事例表明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超过了限度,一般违法行为就会转化为犯罪,要负刑事责任。
    2.B 【解析】物质运动必有一定的形式。根据现代科学所揭示的情况,物质运动大致有五种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联系,较高级的运动形式是在较低级的运动形式基础上形成的;较高级的运动形式包括较低级的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运动是永恒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各种运动形式又是相互区别的,各有自己特殊的本质和规律。既不能把高级的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的运动形式,也不能把多样的运动形式归结为某一种具体的运动形式。
    3.C 【解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一定范围”指不同领域、不同阶层等。
    4.D 【解析】该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我们打击违法犯罪尤其是危害很大的黑社会犯罪的力度和决心。打黑除恶很重要,但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仍是经济建设。黑社会犯罪危害是大,但还不是最大的犯罪,还有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安全的许多犯罪。“严打”固然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种有效方法,却难以说是治本之策,更不是惟一途径。社会治安的维护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工程,要结合法律、道德等多种手段。
    5.C 【解析】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是国家的本质。当国家是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时,各个阶级社会国家的本质是: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统治农民阶级、压迫农民阶级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另外,复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时,又要注意到五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的基础,即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土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