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解析
2012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解析一、认真阅读、梳理给定资料,分析指出扬州、南京两个城市的做法对搞好城市规划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30分)根据给定资料,试述南京和扬州城市化进程中得到的启示。(30分)要求:准确、全面、简洁,不超过300字
【答题思路】这首题要求试述南京和扬州城市化进程中得到的启示,也就是要回答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怎样做,因此可以说是一道对策题。答题信息主要集中在材料1和材料7。给定资料中,南京和扬州两个城市-正例-反例,考生只需要从材料中的问题或者正确的做法推出对策就可。
如材料4中提到南京市长更换频繁,几乎每任市长都有自已的城市规划和重点发展思路,这就启示我们城市规划应注重科学性、长远性、前瞻性、稳定性,增强规划的落实性。考生按照这一思路分析材料就可以一一得出启示。
【参考答案】
一、城市规划应从城市空间,物质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产业经济、公众权益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和总体性规划。
二、城市规划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然、人文、生物之间和谐。
三、要注重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协调发展,避免以牺牲城市化进程为代价而单纯追求产业的发展效果。
四、调整优化城市交通体系组织方式,协调好城市各区域的交通联系。
五、城市规划应注重科学性、长远性、前瞻性、稳定性,增强规划的落实性。
六、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避免浪费土地资源。
七、准确定位城市的未来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挖掘其内涵,彰显城市特质;正视民众改善城市生活设施。
二、结合给定资料内容,反驳“给定资料5”划线部分文字所表达的观点。(5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具有说服力;2、层次清晰,表达简洁;3.不超过400字。
【答题思路】该题目综合分析题。反驳观点的为“针对保护老城南的呼声,有人主张老城南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照片、影像保留,可以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寻找、去体验,这样城市用地增加了,文化风貌也能得到永久的留存。”首先,要明确保护老城南的“呼声”,该呼声即为反驳的部分观点;
其次,要明确这句话的观点有三个:第一,“老城南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照片、影像保留,可以到图书馆、博物馆去寻找、去体验”:第二:“这样城市用地增加了”;第三,“文化风貌也能得到永久的留存”。再次,要把“呼声”转化成观点,分别从“历史文化的体验”、“城市用地”、“文化风貌保存”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
(一)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特色的重要标志,是对历史记忆的保存和延续。
1.古城原貌更能体现、传承历史文化,老城南是南京历史的缩影,文化价值深厚丰富。2.古建筑更具城市特色和代表性,民居、园林民间建筑风格交融激荡、和而不同。
现存古代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生动体现。照片、影像等媒体方式不能立体式呈现文化的历史记忆。
文物保护不能简单用图书馆、博物馆替代。
(二)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应做到均衡和双赢。
1.城市规划用地紧张与老城南保护具有矛盾性,南京开发强度小,用地规模达到极限;但政府“推平式”拆迁规划方案,破坏城市传统特色,不能实现均衡发展。
2.老城南经济开发与保护能够协调发展。以”修缮危房”、“维持古城风貌”、“完善古城功能设施”代替“推倒重来”。
3.国内外成功经验丰富。保护古老城市格局,完善老城基础设施,严控车辆进入中心城区。
4.完善城市保护法律法规,为老城南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提供保障。
三、“给定资料10”提到了我国古代画作《清明上河图》,提到了其保所展现的“健康的、充满生气的”宋代城市面貌。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思考,以“从《清明上河图》为副标题,自拟主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70分)
要求:1、观点鲜明,分析深入;2、条理清晰,表达简洁流畅;3、总字数1000-1200字
【写作思路】
1、把握主题。
申论题本给定10则材料,材料1从宏观角度引出“城市规划”主题,材料2-6从历史文化保护角度谈城市规划问题,材料7-9从交通建设角度谈城市规划问题。
材料10则是从文学、艺术角度谈对“城市规划”的认识。由此可见,材料的主题是围绕“城市规划”而谈。把握住主题后,可以宏观立意,从历史文化保护或者交通建设两个角度谈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重要举措;也可以微观立意,从历史文化保护或交通建设的某个微观角度谈论城市规划问题。
2、明确要求。
标题。题干中给出副标题“从《清明上河图》所想到的”,要求考生自拟主标题,例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观点要围绕“城市规划”而定。分析深入,要求论点清晰,论据要充分运用材料,如梧桐文化、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人工沙滩、交通拥堵和管理等素材,可作为很好的论据。条理清晰,要求分条论点间要有层次感,采用并列或递进的手法比较合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