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6-24 16:42:34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析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析
    申论历来是各位考生比较迷茫的考试科目,而且对于江苏省考而言,不像其他省份都统一考《行测》和《申论》,江苏省考还是沿袭往年的A、B、C三类,仅 A类考申论。总体来说,申论考试保持着经典的三种题型,分别为归纳概括题,总结问题和对策,文章写作。下面我主要就大纲解析,备考策略和复习方法等三个方 面向各位考生做个汇报。
    大纲解析:大纲引领方向
    任何考试,考生首先要关注的是考试大纲。今年的申论考试大纲跟2011年一致(2011年的大纲与2010年一致),没有任何变化。准确的说2012年省考的考试大纲跟国考的市以下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保持一致。
    大纲是考试精神和能力测查的高度浓缩。自从2010年国考大纲变化以来,江苏省一直遵循考试大纲的方向进行命题。江苏省申论考试大纲发生变化从原先的306字调整为266字(包括标点符号为282字)。在复习过程中,首先必须解析大纲。
    一是,阅读理解能力。大纲要求考生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大纲当 中阅读理解能力描述总共53个字中,3次提及“给定资料”,给定资料的理解对于申论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答题的要点肯定在给定资料中有所体现。参加 过国考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如果你考的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岗位,那么一定要转变阅读理解能力的思路。江苏省考的阅读理解能力只是限于对所涉及的观点、 事实作出解释,不需要揭示其本质内容。例如,2011年第1题:概括说明人口普查要掌握我国人口哪些方面的基本信息?
    二是,贯彻执行能力。此能力是2010年新修改后申论大纲的新增加部分。对于此部分能力很多考生理解的不是特别透彻。大纲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 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从大纲的本意和公务员测查的能力出发来看,刚好符合地市级考试的需要,因为基层公 务员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准确理解上级机关的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设法圆满的完成上级机关所交代的任务。但是,如何去测查此方面的能力呢?这就需要考生强化公 务员意识,快速转换身份,进入贯彻执行的工作实务中去。在考试题目中,如何设置题目去体现此方面的能力成为考官的一大任务。因此,在2010年新大纲出来 的时候,我们团队就对此大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此种能力若体现在笔试环节上,无非是以公文的形式要求考生撰写一份行政文书。因此,江苏省2010和 2011年都不约而同的考了宣传材料和指导意见等行政文书的撰写;甚至2012年的地市级申论与2010年江苏省考一致也考了宣传材料。
    三是,解决问题能力。很多同学会认为这个很简单,就是简单的提对策吗,这种理解显然是片面的。因为根据大纲要求: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 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因此,你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切实可行的,即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在提出对策时要结合 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此部分的对策答题要点部分需要经过总结提炼,在文中可能不像归纳概括一样直接提取关键词。但是,给定资料中肯定会有答案要点和答题提 示点。例如:2011年省考申论第2题“给定资料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定你是一名普查员,请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四是,文字表达能力。大纲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在申论大作文写作过程中,要运用“官方语言”进行写作。在论证观点时,要坚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多看官方的评论。
    备考策略:思路决定出路
    各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在理解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充分领会命题的思路,不仅从宏观层面,而且要从微观层面加强落实。要培养以下几种思维方式:
    一是,要培养申论的规律性思维。首先,命题规律。申论的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题肯定是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而且此重大问题国家已经有既定的 解决方案,而且专家在命题过程中,是基于“主题先行”。其次,题型规律。考生们若是仔细分析2010年和2011年江苏省考申论试题,你就会发现,其实这 两年的试题题型结构几乎一样。
    二是,要注意答题的规律。首先是注意审题,审题是申论考试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在审题过程中,要注重题目的细节,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大家一定要注意, 申论是一个主观性的考试,但是又要具备客观性。这个标准是要做到非常细节的量化的。所以如果在细节上不重视,就不可能符合阅卷的踩分点,就不可以拿到分。 2010年第2题拟定节水宣传材料。要求(1)说明为什么要节水。
    其次,是如何作答。这就要跟命题思路保持一致,我们说命题者是主题先行。主题先行后的一步就是命题专家有了标准的答案和答题思路,把这个思路隐藏在材料中,答题要通过仔细的归纳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把答案抽出来,这就是答题的规律,是一种归纳性的思维。
    三是,把握热点的规律。天底下的热点林林总总你是猜不出来的,要求大家对热点有一个系统的逻辑框架。把握了以后,没有任何一个具体问题可以跑出这个思 路。比如说科学发展观,它涉及很多方面,经济,能源,生态环境等。我们省考,科学发展观相关的问题考过经济形势与民生政府,考过公共事业发展,今年会不会 考生态方面呢?会不会考教育方面呢?这个很难猜。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宏观和中观层面把握热点,而不是微观层面猜题。在看热点材料时,一定将热点上升到理论高 度,从本质上去认识。
    复习方法:方法决定成败
    一是,时刻围绕考试大纲。大纲永远是根本,不可脱离大纲。一切脱离大纲的做法,都将很难,把握出题方向和规律。
    二是,总结答题方法。在150分钟之内,约定阅读时间40分钟,作答时间110分钟;如何阅读,如何作答的方法一定要总结。
    三是,多练、多总结。多练真题,多发现自我问题,多总结经验。
    四是,统筹安排时间。2月4日-3月11日,前后不到40天时间,A类考生要统筹安排行测、公基和申论的时间,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申论》不仅是一门公考的科目,我觉得更是一门艺术。在申论考试中,考生需要在公务员的立场,通过了解给定材料,总结问题提出对策,从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即从公务员的角度,完成事物认识的过程。
    在金融危机下,温总理对广大民众曾经说过一句话:“用理想和信念的明灯照亮人生的路”,就是告诉所有的人民,要有理想并且有信念去战胜困难。公考很难,申论更难。因此,我想同样用这句话送给广大应考学子:“用理想和信念的明灯照亮公考的道路”。谢谢大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