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 发表于 2016-6-23 01:41:24

2013年吉林公务员考试冲刺必看:吉林省情

参加2013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了解吉林省情是必要的功课,中公教育专家将以下一些吉林省最新省情归纳如下:
一、吉林省民营经济动力十足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致力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在推进民营项目建设、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出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良好社会氛围。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在全省建设发展的大潮中努力拼搏,不断培育壮大企业,民营经济正以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的良好成绩,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吉林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十分突出。2012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和全省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 833.9亿元,同比增长22.7%;累计实现增加值2 282.5亿元,同比增长18.7%,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1.4%,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 245.7亿元,同比增长17.3%,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70.9亿元,同比增长21.8%,户均实现利润420.6万元。
为促进民营经济茁壮成长,近年来,吉林省工商局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且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加大监管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民营企业创业、创新的热土。在前些年省局出台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又先后出台了《吉林省工商局贯彻落实富民工程实施意见》、《吉林省工商局促进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推进“三化”统筹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各地工商机关也都结合本地实际在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投资领域、推动全民创业、支持农村发展等方面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市(州)和县(市)局出台了150余条措施。截至2012年9月底,全省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95.3万户,私营企业15.5万户。
二、吉林省县级“数字城市”建设全面展开
2012年11月1日,吉林省测绘局分别与公主岭市政府、汪清县政府签署“数字公主岭”、“数字汪清”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吉林省县级“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开展。
签署仪式前,吉林省测绘局分别组织召开了“数字公主岭”、“数字汪清”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设计书专家评审会。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设计汇报,审阅了项目设计书,经过质询和讨论后,一致同意“数字公主岭”、“数字汪清”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设计书通过评审。据了解,“数字公主岭”、“数字汪清”建成后,将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高城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为两座城市加快信息化建设和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一次重要机遇。
根据工作安排,在2012年年底前,吉林省将完成全省地级城市的“数字城市”建设立项工作,2015年完成所有地级市及有条件的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从而形成全省互联互通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网络,切实提升吉林省信息化建设水平,将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地理信息服务。
三、探索“城乡一体化”——吉林省加快推进农村社保体系建设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吉林省各级社会保险部门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积极探索,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努力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体系迈进。
近年来,吉林省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进展缓慢、发展不平衡,落后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作。
从2012年年初开始,吉林省社保局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力度,把农村社会保险确定为全年工作重点,制定了农村社会保险工作规划,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全省及时召开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现场会,推广了长春、九台等地开展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做法,带动了全省20多个市、县出台了办法。目前,全省被征地农民参保人数达2 257人,有793人领取养老金。2012年6月12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又在和龙市正式启动试点。近期准备在16个市、县启动农村计划生育户养老保险试点。
为了加强农村养老保险队伍建设,吉林省社保局在各市、县专门设立了农村养老保险机构,设专人负责经办工作,并建立市、县重点联系制度,加强调度、沟通协调、交流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全省还积极组织部分农保工作开展好的市、县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到外地取经,为探索建立农保制度模式提供有益的经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3年吉林公务员考试冲刺必看:吉林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