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5-19 20:58:40

公共基础地理考点备考:南亚季风与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5分钟快速了解选调生

2017选调生考试交流群:373907617
【导语】选调生公共基础是部分省份选调生考试的内容,中公选调生网提供大量的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1. 南亚季风
南亚季风是指影响亚洲南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以及中国西南等地区)的季风,以印度半岛最为典型,故命名为南亚季风。
我们知道在全球太阳辐射的高低纬分布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全球形成了7个气压带6个风带,那么这是没有考虑地表均匀条件下的情形。但由于海陆之间存在热力性质差异,1月份在北纬60°N附近,由于陆地冷却快,在亚欧大陆上形成了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又称亚洲高压),它将原本分布在这一纬度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而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北太平洋上的形成低压中心(即阿留申低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在南亚地区表现气流从亚洲高压流向赤道低压为东北季风,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像,于是在冬季形成了东北季风,如图1所示。
       

7月份,由于陆地吸热快、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在亚欧大陆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其中印度低压(又称亚洲低压)最为突出,使分布在此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而副热带高压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同样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大气由北太平洋的高压中心吹向亚洲大陆。另一方面由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因此形成了南亚地区的夏季风—西南风,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得南亚地区的夏季风要强于冬季风,如图1所示。
2.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
北印度洋在南亚季风的影响下,形成了特殊的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由于冬季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从10月至来年的3月-4月,亚洲大陆被强大的高压所笼罩,在北印度洋海面孟加拉湾的海水流向西南,南绕斯里兰卡岛,与阿拉伯海流向西南的海水一道,形成了东北季风洋流。随后,它沿索马里半岛沿岸南流,形成索马里暖流,并汇合北赤道暖流,在赤道附近转折,沿赤道东流至苏门答腊岛,形成相当明显的赤道逆流。于是,在北印度洋海水呈反时针方向流动,为气旋型的大洋环流。从5月到9月,西南季风盛行,海水运动的趋势大致与冬季相反,向东或东北流动,南赤道暖流的北分支在季风作用下越过赤道,进入北印度洋,沿索马里海岸向东北流动,形成索马里寒流。尔后,海水从阿拉伯海向东绕过斯里兰卡岛西海岸南下,与南赤道暖流汇合,使其得到加强,而赤道逆流就不复存在了。于是在北印度洋,海水沿顺时针方向流动,为反气旋型的大洋环流,如图2所示。
       

3. 总结:
南亚季风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二者的成因并不完全相同,冬季风的形成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冬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共同作用的。同时在南亚季风的影响下,冬季北印度洋的洋流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圈,冬季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圈。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每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白了南亚季风冬夏季的风向,就能很自然地推导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夏的流向,并不需要过多的死记硬背。希望大家在进行地理复习的时候能多加思考,从各个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去分析某一地理现象,形成一定的地理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
提醒大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要通过考试就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中公在这里预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选调生考试网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共基础地理考点备考:南亚季风与北印度洋季风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