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 发表于 2016-6-23 01:34:22

2014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解题思路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http://www.offcn.com/dl/2014/0227/20140227015650746.gif
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http://www.offcn.com/dl/2014/0227/20140227015650746.gif
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网校课程

语句排序作为一类特殊的阅读题型,在公务员考试中属于必考类。该题型的特殊之处在于呈现在考生面前的是混乱的文段,不符合常人的阅读习惯,所以在考试中是考生失误较多的题型。
针对这一题型,在日常的复习中,我们强调要进行“生排”,即不看选项,硬生生将混乱的文段排出顺序,以锻炼和培养大家对关键词和行文思路的敏感性。那么在真正考试时,这种锻炼式的“生排”很明显不符合大家的需要,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思路来快速解题呢,下面我们根据选项的特征来进行分别介绍offcn版权。
一、选项有特征:选项入手,分析首句
该思路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主要应对一类选项存在特征的题目,即四个选项中共出现了两个首句,这个时候将两个疑似首句单独分析,排除其中不适合作为首句的,实际上就已经排除了两个选项了,剩下的两个选项完全可以通过带入排除法很快确定答案。
二、选项无序:通篇阅读,段中入手
这一思路主要针对选项无序的题型。如果选项没有明显的区分度,我们还是要从每句话入手。那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面对混乱的文段,我们究竟该关注什么?从微观来说,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一些关键词,如指代词、逻辑关联词、承接词等等,还有就是每句话叙述的主要内容;从宏观上来说,我们应关注文段的中间部分,因为开头和结尾难以呈现出和其他句子的明显关系,而中间部分往往是论述的主体,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紧密,形式上的特征明显,只要确定中间部分的句序就可以带入选项去排除答案了。
【例题】
①园林建筑的体量与用材,应依礼而定。《明史》中记载:“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
②同时,作为官方哲学,作为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思想工具,儒家思想在皇家园林中有着更充分的体现。
③此外,在非寺庙园林及建筑的整体布局中,为体现森严的礼制观念,自古以来便存在着强调“尊者居中”、“皇权至上”的对称均衡布置的中轴线,比如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城市中轴线。
④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礼是无所不在的,礼渗透于一切人生领域。
⑤在园林装饰艺术上,礼制也有很多约束,《礼记》中有“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黄主。”
⑥避暑山庄,作为现存的最大的皇家园林,虽在整体上是自然式山水园林,但其宫殿区均采用中轴对称、数进院落布局,以此体现皇权独尊。
将以上⑥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⑤⑥③② B.⑥③⑤②①④
C.④⑤①③②⑥ D.④①⑤③②⑥
【中公解析】
通过该题题干可以发现,①③⑤句在开头仿佛具有某种共通性。①“园林建筑的体量与用材,应依礼而定”。③“在非寺庙园林及建筑的整体布局中,为体现森严的礼制观念”。⑤“在园林装饰艺术上,礼制也有很多约束”。这三句话的论述都是围绕建筑和礼的关系,其中描绘了园林建筑与非园林建筑,在园林建筑的描述中又分为主要部分—体量与用材和次要部分—装饰两个方面进行分别论述。所以三句话的顺序很明显,即①⑤③,从而可以通过排除答案而得到最终的正确答案D项中公教育版权。
在真正的考场中,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快的选出准确答案,针对语句排序题题干混乱的特点,我们要能够抓住其逻辑关系相对紧密的地方进行破题才能很快地区分出答案。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练习中要扎实地打好基本功,提高对题目的敏感度,保证在考试时万无一失。
公务员考试海量备考资料请关注中公教育(http://www.offcn.com/)
本站稿件由中公教育独家研发编辑整理·
欢迎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