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25 12:21:47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95)

1.邓小平同志指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改革开放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E.是否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
    2.揭示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具有“相互制造工作”特性,从而导致管理机构不断自我膨胀规律的法则是()。
    A.寡头政治铁律
    B.彼得原则
    C.帕金森定律
    D.“跳板”法则
    3.坐落在上海张江的“上海光源”是我国利用同步辐射光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下列关于上海光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首座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
    B.光源能量位居世界第一
    C.世界性能最好的高能光源之一
    D.至少具有30年科学寿命
    4.“中国”作为我国国名的简称,开始于()。
    A.夏朝
    B.秦朝
    C.清朝
    D.辛亥革命后
    5.下面关于公文的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文能够逾越时空限制,有效传递信息
    B.公文必须履行法定的程序,因而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
    C.公文可以杜绝官僚作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D.公文直接形成于内容所针对的现行活动中,对受文者行为能够产生强制性影响

gwyfour 发表于 2017-4-25 13:54:42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CD
    2.答案:C
    解析:帕金森定律是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提出的。在其作品《帕金森定律》中,帕金森提到组织结构中冗员增加的原理: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而是由两个源动因造成的。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相关知识点:
    寡头政治铁律最早是由意大利政治学家R. 米歇尔提出的。该原理认为,正是组织使当选者获得了对于选民、被委托者对于委托者、代表对于被代表着的统治地位。组织处处意味着寡头统治。寡头统治是任何试图实现集体行动的组织的必然结果,是任何有着良好愿望的人们无法改变的“铁律”。
    彼得原则是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总结出来的一条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雇员都倾向于上升到不能称职的地位。” 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跳板”原则是法约尔提出来的。这一原则的内容为:(1)在遇到一些需要快速办理的事情时,为提高办事效率,需要跳过原有的管理路径,在平行的两者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渠道,即建立跳板或天桥;(2)若两者无法协调,再报告上级,由上级协调(即越级上报)。
    3.答案:BC
    解析:上海光源是中国首座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英文全称(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SSRF),其能量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日本Spring-8、美国APS、欧洲ESRF),性能超过现有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是2012年世界上在建或设计中性能最好的中能光源之一;它也满足了我国多个学科领域对同步辐射应用的迫切需求,并至少有30年科学寿命,故正确答案为BC。
    4.答案:D
    解析:“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指京师、京都;后来指汉族、华夏族居住地,当时中原汉族以外称为“四夷”,“东方一隅为中国,余皆夷狄”。
    汉族、华夏族居中,称“中国”,即中央之国,是地理概念。
    大约到19世纪中叶,“中国”一词才作为国家概念出现,到辛亥革命时,“中国”才正式作为国号固定下来,1911年10月11日,革命军在咨议局义议定13条重要方针,其中第二条即为:“称中国为中华民国。”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CD
    解析:公文的功能在于,能够逾越时空的限制,有效地传递公务活动所需的信息。公文可用于传达贯彻方针政策和有关指令;沟通上下级机关;发布法规和规章;沟通机关之间的横向联系;教育干部和群众;印证有关事实。公文印证了公文作者的合法身份,记录了各项管理活动的性质、状态,因此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A、B表述正确。C选项片面夸大了公文的作用,错误;公文直接形成于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并对该活动发挥直接指挥、制约与沟通联系效用,D选项不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