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 发表于 2016-6-23 01:10:46

面试热点:中国式哄抢

















关注中公微信wwwoffcn,了解更多资讯!

【热点概述】
7月2日下午,在福建泉州惠安东岭镇海边,因受天文大潮影响,海边潮位退至罕见的低位。一私人承包500亩的油蛤养殖地裸露,遭大量群众哄抢,场面失控。时隔月余,河北大午集团监事长孙大午昨晚在微博、微信发出求助呼吁,曝光公司经营的三百亩梨园遭到高阳县斗洼村几百村民哄抢,砖墙被推倒,职工被打,十几万斤梨被哄抢,8月25日山东荣乌高速宾州一段,一个运鸡的货车倾翻,数百只小鸡仔糟村民的疯抢。如此明目张胆的“中国式哄抢”,不仅让事故受害者雪上加霜,扰乱了经营者正常的生产秩序。请问,你对这类哄抢事件怎么看。
【中公解析】
从“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到“别人都在抢,自己不去抢觉得吃亏”的“中国式哄抢”。将哄抢事件称为“中国式”,与其说是调侃,不如说是国人的自我反省,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中国人开始正视陋习,谋求重建新的道德秩序,这其实是一场关于精神文明进步的大讨论。
首先,“中国式哄抢”源于个体诚信的迷失,我们与其从“从众心理”、“破窗效益”等角度看待“中国式哄抢”的归责困难,不如去寻找个人的诚信。“中国式哄抢”反映的是社会道德问题,也反映出普通人在特定情景下对诚信规则的漠视。而从哄抢事件参与者的心理角度讲,“法不责众”似乎成了其有意违法的护身符。很多人心存侥幸、盲目从众,参与到违法行为中,一方面认为抢几个水果、几只小鸡值不了几个钱,应该不至于犯法;一方面就是自恃哄抢者众多,以为法律对其无可奈何。
其次,一发生哄抢事件,村民的素质问题首先被摆上台面,遭众人口诛笔伐,尽管也有警察在现场出面阻止,而从事后处理情况看,却鲜有参与哄抢者被依法惩治,说明“法不责众”、“人多不好处理”等错误观念也还普遍存在于执法者思维中。哄抢事件屡见不鲜,法律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是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哄抢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刑法》第268条也规定,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依法对哄抢者进行惩处,既是维护法律权威的需要,更是为了阻止哄抢行为发生“破窗效应”。一旦参与哄抢者没有被依法追究责任,就很有可能对一些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进而滋生和蔓延更多的违法行为。
以此看来,遏制一次又一次的“中国式哄抢”,不如就“较真”一次,依法对哄抢者作出具体处罚决定,让每一个触犯法律的参与者都受到相应的处罚。同时,相比天天挂在嘴边的道德教育而言,这样一次法治教育明显更有用。

猜你喜欢:
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攻略
面试最新热点面试热点解析
面试礼仪全解面试心理指导
面试历年真题面试真题解析面试模拟题




http://www.offcn.com/dl/2015/0421/20150421021205601.jpg

更多面试技巧、热点、模拟题请点击:中公面试频道 面试热点频道 面试模拟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试热点:中国式哄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