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银行招聘考试备考:中国人民银行备考指导及笔试经验分享
2017年全国各大银行招聘公告已经陆续发布,考试也即将开始,华图网校特为大家分享2017年银行招聘考试备考:中国人民银行备考指导及笔试经验分享,以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2017年银行招聘考试备考:中国人民银行备考指导及笔试经验分享
经验篇一(2016央行笔试经验分享)
2016年1月9日,也就是今天上午结束了人行金融类的笔试,先介绍下关于考题的回忆:
人行的笔试包括经济金融,行测和专业课三大模块。行测60分钟70题,而且要涂卡,时间很紧,资料分析做的也不太满意,计算量有点大;常识10,言语理解20,逻辑分析20,数量10,资料分析10,涂卡也占用时间,合理分配涂卡时间,人行的卡跟国考顺序不一样,大家注意别犯类似涂错答题卡这些不必要的错误。
专业课包括:判断、单选、多选、计算、论述。个人感觉专业课考的比较细,要依靠平时的积累。计算、单选 西方经济学较多,西方经济学微观比重大,主要还是比较基础的微观,替代品,弹性,边际成本,长期成本,宏观部分,菲利普斯曲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学比较基础,回购协议两次,远期贴水升水,多选题国际金融学偏多。主要是汇率,一价定率,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计算题 :ISLM的均衡计算,第一问求方程,第二问求均衡利率、收入、投资,第三问求是否存在挤出效应L=0.2y,M/P=200,C=90+0.8yd,I=140-5r,t为50,g为50。建议多看看ISLM模型,挤出效应。论述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对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结合我国目前金融业的实际情况,利用信息经济学原理谈我国进行金融监管改革的必要性和金融监管改革方向。例外 :今天特别考了特别提款权。
接下来重点说说复习阶段的感受吧,给来年的同学做个参考,也给自己留个纪念。
1. 复习书目
因为觉得自己水平不行,市面上那种一本通应该hold不住央行这种级别的专业题,也是充分利用论坛资源,当时是看到一位牛人的经验贴,非常详细的罗列了核心教材和二级教材,个人感觉已经十分完善了。
考下来的感觉是,和商行相比,人行作为中央银行,对于专业知识的考察更有针对性也更深入,范围就集中在以上提到的几本核心教材中。经济金融类的考试不会出现会计学、管理学等内容,这些都有专门岗位的考试。
如果有比较充分的时间(两个月到三个月),那么这些书都最好看个一两遍吧,第一遍精读,边边角角的知识点别放过,往往就是某个判断题或多选题的选项。读完如果还有时间,可以边做题边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对知识点再次梳理巩固。
2.习题
(1)高鸿业版的宏微观课后习题就ok, 今天那道IS-LM曲线求均衡收入、利率的据说就是原题,就算不是原题,难度也差不多,参考性很强。(2)易纲的《货币银行学》很经典,书中讲解深入浅出读来并不乏味。课后习题没时间略过也不大要紧,因为这本侧重概念和理论。我是擦边专业,大学没学过货银和金融,表示这本书看了前13章是有豁然开朗之感。
(3)《2010金融联考指南》及其配套习题册,貌似已经停产只有tb买得到影印版(质量很差的说,封面字体失真,稍微翻两次已经“读书破万卷”了)这本感觉就是总纲性质,内容囊括了全部经济金融教材的知识点,有时只顾埋头看书做题容易一叶障目,《指南》起了很好的梳理作用,适合通读泛读。习题册是绿色的,翻过两回觉得对巩固知识点和培养题感还是很有帮助的。(4)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学,前者有《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后者有《习题指南》。
3. 命题规律
上两条说的是理想状态,毕竟精力有限,真正开始看书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分心的事情,所以知道大概的命题规律,复习时有所侧重有所取舍,能尽可能减少机会成本。
考前看很多往年的笔试经验贴(2014.12.6考),都说没想到会偏向微观,计算也是微观里的,然后连续看了几年的帖子,13年国金和货银考的多,12年也是侧重宏微观。所以重点应该是隔年出现,不过所谓重点也是相对而言,目的是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一个复习的先后主次顺序。
4. 金融热点新闻
笔试的论述题往往都是近来的金融热点话题,让写看法和措施什么的。这部分关键看平时积累了,理论和实际总是相辅相成的。推荐两个网站,也是有的大神分享过的:FT中文和金融四十人论坛。也可以关注类似的微信公众号,金融e观察之类,还有搜狐财经,没事摸手机见缝插针地刷一刷吧,看多了专业人的分析评价,时间长了也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经验篇二(2016央行笔试经验分享)
考试时间:2016年1月9日 上午9:30--12:00 (经济金融类)
先来说说行测 吧,答题时间60分钟,体量70道,公务员行测考试各个题型一应俱全,分析如下:
1、常识 10道,参考时间5分钟(这部分稍微涉及一点经济金融常识,大部分内容和公务员考试类似,所以前期复习时可以用公务员考试的真题练练手。);
2、言语理解 20道,参考时间15分钟(选词填空,概括,分析,排序,各种题型应有尽有,部分语段较长,这部分答题的时候可是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要花费太久时间);
3、数学运算 10道,参考时间10分钟(难度中等,估计还是被大部分同学放弃了,毕竟理解题意需要时间,而考试最缺的就是时间);
4、判断推理 20道,参考时间20分钟(图形推理,类比推理难度不高,是得分的重点;至于定义判断,逻辑推理,个人觉得难度适中,还是要说时间掌握好);
5、资料分析 10道,参考时间10分钟。(难度低,都是最基础的考点,计算起来也不复杂,但考场里很多人好像还没答这部分,最主要还是要合理分配时间,平时练习要多进行做题速度和分析能力的练习)。
强调一下,行测部分的重点就是一定把握好时间,安排好时间 !考场里面得有多少人资料分析还没来得及看,时间就结束了。(1个小时收行测试卷,拖不到后面了。)
经济金融专业部分 一共考90分钟,其中:
判断题20个,每个0.5分;
单选题30个,每个1.5分;
多选题10个,每个2分;
计算题1道,分为3小问,共9分;(ISLM)
论述题一道,16分。(金融监管政策)
经济金融部分专业题的考点很多,也很细,特别是多选题, 大部分偏重国贸和宏观部分知识,考了几次升贴水和回购协议,还考查了SDR。
计算题 考的是IS-LM曲线的推导和均衡收入、均衡利率、投资的计算,还有“挤出效应”。论述题说的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策的调整,对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方向有什么样的启示。
经验篇三(2016广东分行笔试经验分享)
本人报考单位为广东省某市中心支行,考点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考试时间为早上9:30—12:00,8:45分开始就可以进入考场,我所在的考场缺考率大概为三分之一。考试分为两部分:行测+法律专业知识。(行测:9:30—10:30 ,十点半的时候会回收行测试卷,答题卷,演草纸;法律专业知识:10:30—12:00 。)接下来就说说考试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行测,考试时间一个小时,分五个部分:10道常识判断、20道言语理解与表达、10道数量关系、20道判断推理(10道图形+10道文字)、10道资料分析,合计70道选择题。 (总共70道题)个人感觉难度低于国考,但时间比较紧迫,刚涂完卡就打铃,收卷时我看了看我周围的人仍然紧迫地涂答题卡。另外作为一个文科生,想给其他报考法律岗的朋友的建议就是,最好把数量关系和图形判断放在最后做。因为10道资料分析题其实非常简单,稍微细心一点都可以顺利确保做对,分数妥妥到手。反倒是数量关系和图形判断的个别题目比较费神,一时间算不出来也看不出来,也可能是我的个人问题。总而言之,一个小时不要求你做到尽善尽美,把该拿的都拿下就好了,所以不会做的题果断放置在最后,越紧迫越要灵活应试。出考场之后有部分朋友表示行测的时间不够,花时间做数学题没算出来就算了,但导致最后10道分析题丢分,这就非常吃亏。
第二部分法律专业考试,考试时间一个半小时,也是五种题型:20道判断题(20*0.5=10分)、30道单选题(30*1.5=45分)、10道多选题(10*2=20分)、1道论述题(7分)、2道案例分析题(民法10分、刑法8分),合计100分,考试时间相对充足。 先说判断题 ,非常基础的题目,法科生一般都能判断,细心,不要忽略细节就没什么大问题。印象中最后两道涉及中国人民银行。单选题 ,30道题涉及的面非常广。根据以往考试前辈的经验,人行的法律考试不按常理出牌,年年侧重点都不同,但个人感觉今年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平均,各部门法均有涉猎。多选题 ,10道题,部分题目会有五个选项,即ABCDE。单选题和多选题总体难度都不大,低于或者持平司法考试难度。有近两年司法考试的影子,建议考前把近两三年的司法考试题做一遍,考试的时候会有惊喜。论述题 :请论述“依法治国”的概念和基本要求(热点)。案例分析题 是14年司法考试民法和刑法的原题,但是民法题删掉了最后一小问(有点小改动,微调),此处附上:
①民法案例分析题(10分、为14年司考原题)
案情:2月5日,甲与乙订立一份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乙购买甲的房屋一套(以下称01号房),价格80万元。并约定,合同签订后一周内乙先付20万元,交付房屋后付30万元,办理过户登记后付30万元。
2月8日,丙得知甲欲将该房屋出卖,表示愿意购买。甲告其已与乙签订合同的事实,丙说愿出90万元。于是,甲与丙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合同签订后3日内丙付清全部房款,同时办理过户登记。2月11日,丙付清了全部房款,并办理了过户登记。
2月12日,当乙支付第一笔房款时,甲说:房屋已卖掉,但同小区还有一套房屋(以下称02号房),可作价100万元出卖。乙看后当即表示同意,但提出只能首付20万元,其余80万元向银行申请贷款。甲、乙在原合同文本上将房屋相关信息、价款和付款方式作了修改,其余条款未修改。
乙支付首付20万元后,恰逢国家出台房地产贷款调控政策,乙不再具备贷款资格。故乙表示仍然要买01号房,要求甲按原合同履行。甲表示01号房无法交付,并表示第二份合同已经生效,如乙不履行将要承担违约责任。乙认为甲违约在先。3月中旬,乙诉请法院确认甲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甲应履行2月5日双方签订的合同,交付01号房,并承担迟延交付的违约责任。甲则要求乙继续履行购买02号房的义务。
3月20日,丙聘请不具备装修资质的A公司装修01号房。装修期间,A公司装修工张某因操作失误将水管砸坏,漏水导致邻居丁的家具等物件损坏,损失约5000元。
5月20日,丙花3000元从商场购买B公司生产的热水器,B公司派员工李某上门安装。5月30日,李某从B公司离职,但经常到B公司派驻丙所住小区的维修处门前承揽维修业务。7月24日,丙因热水器故障到该维修处要求B公司维修,碰到李某。丙对李某说:热水器是你装的,出了问题你得去修。维修处负责人因人手不够,便对李某说:那你就去帮忙修一下吧。李某便随丙去维修。李某维修过程中操作失误致热水器毁损。
问题:
1.01号房屋的物权归属应当如何确定?为什么?
2.甲、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效力如何?考察甲、丙之间合同效力时应当考虑本案中的哪些因素?
3.2月12日,甲、乙之间对原合同修改的行为的效力应当如何认定?为什么?
4.乙的诉讼请求是否应当得到支持?为什么?
5.针对甲要求乙履行购买02号房的义务,乙可主张什么权利?为什么?
6.邻居丁所遭受的损失应当由谁赔偿?为什么?
7.丙热水器的毁损,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②刑法案例分析题(8分、为14年司考原题)
案情:国有化工厂车间主任甲与副厂长乙(均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在车间的某贵重零件仍能使用时,利用职务之便,制造该零件报废、需向五金厂(非国有企业)购买的假象(该零件价格26万元),以便非法占有货款。甲将实情告知五金厂负责人丙,嘱丙接到订单后,只向化工厂寄出供货单、发票而不需要实际供货,等五金厂收到化工厂的货款后,丙再将26万元货款汇至乙的个人账户。
丙为使五金厂能长期向化工厂供货,便提前将五金厂的26万元现金汇至乙的个人账户。乙随即让事后知情的妻子丁去银行取出26万元现金,并让丁将其中的13万元送给甲。3天后,化工厂会计准备按照乙的指示将26万元汇给五金厂时,因有人举报而未汇出。甲、乙见事情败露,主动向检察院投案,如实交待了上述罪行,并将26万元上交检察院。
此外,甲还向检察院揭发乙的其他犯罪事实:乙利用职务之便,长期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其远房亲戚戊经营的原料公司采购商品,使化工厂损失近300万元;戊为了使乙长期关照原料公司,让乙的妻子丁未出资却享有原料公司10%的股份(乙、丁均知情),虽未进行股权转让登记,但已分给红利58万元,每次分红都是丁去原料公司领取现金。
问题:
请分析甲、乙、丙、丁、戊的刑事责任(包括犯罪性质、犯罪形态、共同犯罪、数罪并罚与法定量刑情节),须答出相应理由。
综上所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考试之前一定要做司考题,考试之前一定要做司考题,考试之前一定要做司考题。
以上就是今年法律岗的笔试经验,希望能对日后的考生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银行招聘考试资讯、考试资料及考试课程,请关注银行招聘考试频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