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2 22:11:22

【2017年3月17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华图网校小编为您持续提供每日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通过每天的练习,日积月累,尽快进入备考状态。以下是:3月17日行测练习题的参考答案及解析。
    1、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09年国家《行测》真题2009
    【考点】意图判断
    【解析】
    从小女孩前后情绪的变化上不难发现老人想要通过“你开错了窗户”这句话劝导小女孩应该懂得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D项中“应该”二字即属于一种启示的声音,符合题意要求。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纠错】
    A项表述正确,但只是说明了转换角度的重要性,是D选项的铺垫。提问方式“想告诉”提示我们要由A选项合理引申一步,即正确答案D。
    B项的表意过于肤浅,寓言类题目重在悟出深处道理,不能表面读解。
    C项中摆脱失败和痛苦的说法,文段中没有涉及。
    2、正确答案是 A。
    【来源】2009年国家《行测》真题2009
    【考点】意图判断
    【解析】
    文段首句陈述了云南的地理位置位于世界两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界处,接着又陈述了云南南北走向的地面形状和气候特点,实际上都是对于云南整个地形的概括和介绍。接下来文段中用“因此”这一结论引导词引出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一系列数据,实际上就是想通过陈述揭示地形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纠错】
    B项表述不准确,仅仅提到了生物多样性,并没有揭示关系,不是文段意在强调的内容。C项表述过于表面化,仅仅提到了地理条件,没有言及生物多样性。D项表述不准确,“气候”仅是其中一点,正是由于特殊的地形才造就了云南的特殊气候,因此D项表述不妥
    3、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00年国家《行测》真题2000
    【考点】底指同变
    【解析】
    本题是一个幂次数列。题目中的数字依次可写成:

。因此,本题选C。

gwyfive 发表于 2017-4-12 23:29:35


    4、正确答案是 B。
    【来源】2016国考行测真题(市级)2016
    【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
    文段讲述了李鸿章是一个有功有过的复杂历史人物,所以对于他的定位,诸多史学著作“抓下放大,以偏概全,就事论事,隔靴搔痒,雾里看花”,就是在说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并不全面和精准,只肤于表面,这样其实很不公正和客观。所以答案是B,“有失公允之处颇多”
    5、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16国考行测真题(市级)2016
    【考点】标题选择
    【解析】
    画横线部分放在句首,后面又是冒号,所以要填一个对下文具有概括性的句子。文段冒号之后,首先说了气候变化的好处,接下来又论述了气候变化的坏处,“除了利好消息,气候变化也有不利影响”。虽然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但从文段中看来,明显好处居多,所以D项最为准确,“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以好处居多”,但是还是有一点“坏处”。A项说气候变暖“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悲观”,“不悲观”只强调了好处,没说“坏处”,概括性并不十分准确。
    【查看公务员考试备考今日真题】
>>查看所有每日一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3月17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