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2 22:08:04

【2016年9月28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2017年公务员考试新一轮向我们走来,提前备考充分准备,华图网校为您精编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帮助广大考生有针对性且更全面的复习知识。以下是:9月28日行测各类题型练习题解析。
    1、正确答案是 B。
    【来源】2013年17省市联考(安徽/重庆/福建/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海南/黑龙江/江西/辽宁/宁夏/内蒙古/四川/山西/云南/西藏)《行测》真题2013
    【考点】反向构造
    【解析】
    【解析】一: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参加最多一个项目的人数=总人数,即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至少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总人数,要想使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最少,要求至少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不参加项目的总人次为50+60+70=180,全部为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时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即不参加项目的人每人占2人次,不参加两个项目的人数最多=180÷2=90。所以参加不止一个项目的人数至少为100-90=10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解析】二:参加跳远的人数为50人,参加跳高的为40人,参加赛跑的为30人;即参加项目的人次为120人次;故欲使参加不止一项的人数最少,则需要使只参加一项的人数最多为x,参加3项的人数为y;故x 3y=120,x y=100,解得y=10。所以答案为B。
    【技巧】
    逆向思维法
    2、正确答案是 C。
    【来源】2014年国家《行测》真题2014
    【考点】意图判断
    【解析】
    文段主要说的是在心理学上,偶然性扮演的角色经常被忽略导致临床心理学家经常犯错误。由“心理学家不应自诩能够预测每一个案的行为”和“表示自己可以在……常犯的错误”可知,A项说法错误;B项文段中没有体现,文段强调的是在个体层次上进行的心理预测存在错误;整个文段的主体框架是心理学,而D项没有涉及偶然性在心理学上的作用,故排除D项。根据“心理学的预测应该是概率性的”可知,心理学的预测是对总体大趋势的概率性预测。所以本题选C。
    3、正确答案是 A。
    【来源】2013年17省市联考(安徽/重庆/福建/广西/贵州/湖北/湖南/海南/黑龙江/江西/辽宁/宁夏/内蒙古/四川/山西/云南/西藏)《行测》真题2013
    【考点】分段计费类
    【解析】
    小王第一次购物价格为144÷0.9=160元;第二次购物价格为300+(310-300×0.9)÷0.8=350。若是一次性购买这510元物品,则需花费300×0.9+210×0.8,可节省的钱为144+310-(300×0.9+210×0.8),尾数为6,排除B、C、D。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技巧】
    尾数法
    4、正确答案是 A。
    【来源】2014年国家《行测》真题2014
    【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
    “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形成大量的气味模式”是对文段第一句话的解释说明,而横线部分应填入的句子是对前文的总结,能做为总结句的只有A、D项,D项与后文的“而且”衔接不恰当;A项与第一句中的“人类能辨别1万种不同的气味”相呼应。故本题选A。
    5、正确答案是 D。
    【来源】2007年国家《行测》真题2007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
    根据“都称不上翻译”一句可知填入横线的词语必然与原文段意思不相同,因此“不谋而合”和“如出一辙”首先排除。“截然相反”和“大相径庭”,二者都是形容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别,从语义轻重的角度讲前者更重,后者较轻。前者是根本不同,后者是相差太远。根据原文段“不管多么通顺”一句可知文中需要的是语义较轻的一项,故D项最恰当
    【纠错】
    A项“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C项“如出一辙”指两件事情非常相似。二者都强调一致和相似,文段“都称不上是翻译”,可知应该选一个意思是不同或相反的选项,故AC错误。B项“截然相反”指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文段“不管多么通顺”,可知毫无共同之处语义过重,故B错误
    【释义】
    不谋而合、截然相反、如出一辙、大相径庭
    “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截然相反”指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
    “如出一辙”指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大相径庭”指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查看公务员考试备考今日真题】
>>查看所有每日一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9月28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