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2016年公务员笔试已经结束,2017年公务员考试新一轮向我们走来,提前备考充分准备,华图网校为您精编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帮助广大考生有针对性且更全面的复习知识。以下是:7月1日行测各类题型练习题解析。1.正确答案是 B。
【来源】国家2010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本题突破点在第二空。从下文语境“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可知,语境强调西方的种种社会弊病和缺陷,“社会弊端”符合语境,且搭配恰当。第一空,“鉴别”指认真审察辨别,与后文语境中“认真思考”相对应,且与“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搭配恰当。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纠错】第一空,C项中的“识别”通常为识别真假,置于此处搭配不当,故C项错误。根据第二空语境,横线处应填入表消极倾向的词,A项中“现象”为中性词,感情色彩与语境不符,故A项错误。D项中“矛盾”不符合语境要求,从后文的“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可知,是因为社会的弊病和缺陷,而不是因为社会矛盾,故D项错误。
2.正确答案是 A。
【来源】国家2010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第一空,根据文段语境信息可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A项中“契机”指事物转化(多指向积极的方向)的关键,置于此处符合语境。第二空,根据后文语境的“良性发展状态”可知应填入感情色彩积极的词,互相“适应”可体现出“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的良性发展状态。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纠错】第二空,根据语境可知,应填入感情色彩偏积极的词,D项中“制约”感情色彩偏消极,故排除D项。第一空,根据后文语境可知,“经济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不可能是“手段”或“目标”,故B、C项错误。
3.正确答案是 B。
【来源】国家2010
【考点】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解析】第一空,用来形容前文语境中的“年表”,“精准”与之搭配恰当。第二空,与后文“可信的历史”相对应,“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用来形容“传说”可与“可信的历史”相对应,符合语境。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纠错】A项中“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C项中“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D项中“空穴来风”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三者均不符合语境信息。
【释义】子虚乌有、虚无缥缈、扑朔迷离、空穴来风
“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
“扑朔迷离”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空穴来风”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4.正确答案是 A。
【来源】国家2010
【考点】实词辨析
【解析】第一空,根据前文语境的“为了……为了……”可知,“出发点”符合语境要求。第二空,“脱离人的掌控”搭配恰当。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纠错】第一空,根据前文语境的“为了……为了……”可知,C项中的“侧重点”和D项中的“适应性”不符合文义,应予以排除。第二空,“脱离”与B项中的“约束”搭配不够恰当准确,故予以排除。
5.正确答案是 A。
【来源】国家2010
【考点】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解析】第一空,语境强调两句话表达不同,但用意相同。“异曲同工”指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置于此处符合语境信息。第二空,根据前文的“细微改变”和后文的“极大差异”可判断出,填入的词应介于二者之间,且表意一致。“偏差”指差错或方向错误,置于此处符合语境。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纠错】B项中“大同小异”指大体相同,略有差异;用于比较;其意义不符合第一空语境,故B项错误。C项中“歪曲”指故意改变事实或内容,不符合第二空语境,故C项错误。D项中“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第一空语境中没有“采取不同的方法”之意,故D项错误。
【释义】异曲同工、大同小异、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异曲同工”指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大同小异”指大体相同,略有差异。用于比较
“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查看公务员考试备考今日真题】
>>查看所有每日一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