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2 22:04:21

【2015年12月24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已结束,接下来等待各位考生的是国考面试,感谢您与华图的相知相伴,华图网校为您精编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帮助参加2016年国考和即将联考的广大考生有针对性且更全面的复习知识。以下是:12月24日行测各类题型练习题解析。
 1.正确答案是 D。
    【来源】国家2013
    【考点】成语辨析
    【解析】由文段中前面提到的“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和第一空前面的“这些”代词指代作用,第一空应填入“微不足道”符合文义。第二空中,“各项基础工作要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加上第二空与“赢得好的口碑”构成必要条件关系,而顾客的期望是产品设计考虑细致而且能一直这样的稳定,“持之以恒”符合文义。故选D项。
    【纠错】A项“随处可见”,B项“漫不经心”,C项“司空见惯”都不能与“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构成照应关系,无法用代词指代,故排除。
    【释义】面面俱到、漫不经心、有的放矢、司空见惯、无微不至、微不足道、持之以恒
    “面面俱到”指各方面都照顾到。也指虽然各方面都照顾到,每一个方面都处理的很得当
    “漫不经心”指随随便便,比喻自己不放在心上
    “有的放矢”指放箭要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无微不至”指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微不足道”多用来形容人的力量、贡献或事物的数量、价值、意义等非常小;不值一提
    “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
     2.正确答案是 A。
    【来源】国家2013
    【考点】实词与成语综合考查
    【解析】文段中第二空全国范围内的产业链迅速推进,与空格后面的“高效统一的全国大市场正在形成”构成因果关系,只有产业链整合才能达到“高效统一”的效果,故选A项。
    【纠错】B项“壁垒分明”比喻界限非常清楚。文中说后来的“地区产业分工趋向合理”,即“过去的产业分工格局”不太合理,“壁垒分明”并无此意;D项“条块分割”比喻两种指挥体系把整个国家人为分割成不同的领域,不符合文意;C项中的“运转”,并不能形成“高效统一”的效果,第二空前后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故排除。
    【释义】壁垒分明、各自为政、条块分割
    “壁垒分明”比喻界限非常清楚
    “各自为政”各自为政指各自在职权范围内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虑全局;各搞一套
    “条块分割”比喻两种指挥体系把整个国家人为分割成不同的领域

gwysix 发表于 2017-4-12 23:03:06


     3.正确答案是 B。
    【来源】国家2004
    【考点】其他定义
    【解析】考试公平的关键词是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都受到完全同等的对待。B项中关于北京地下铁道建设的讨论的题目,对于北京的考生理解没困难,但是对偏远农村的考生理解就困难,属于考试过程中没有同等对待,违反了考试公平,所以是答案。A项的入学方式,C项的考试前准备,都不属于考试的过程中,所以没有违反考试公平,排除。D项中没有提到在西方文学知识方面考生存在差别,不违反考试公平。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4.正确答案是 C。
    【来源】国家2004
    【考点】其他定义
    【解析】相对反义词的关键词是肯定甲必否定乙,肯定乙必否定甲;但是,否定甲不一定就是肯定乙,否定乙也不一定就是肯定甲。C项中多就是不少,少就是不多,而不多不一定是少,因为还有不多不少,同理不少也不一定就是多,符合定义,是答案。A项中不生就是死,不死就是生,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中不曲就是直,不直就是曲,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中没有就是无,不是无就是有,不符合定义,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5.正确答案是 C。
    【来源】国家2001
    【考点】赋值法计算
    【解析】设游泳池总容量为1,可知甲每小时进入量为 1/6,甲乙每小时同时进水量为 1/4,所以乙每小时进入量为1/4-1/6=1/12;单开乙管需1单1/12=12(小时)。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技巧】赋值法
     【查看公务员考试备考今日真题】
>>查看所有每日一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12月24日解析】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