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yfive 发表于 2017-4-13 06:58:25


  21.对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应当( )
  A.从轻处罚
  B.减轻处罚
  C.免除处罚
  D.减轻或免除处罚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代名言体现了( )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C.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
  D.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会发生质变
  23.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政策的含义是( )
  A.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
  B.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
  C.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富裕
  D.先富要帮助、带动后富,不能搞两极分化
  E.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24.标注公文的主送机关可使用( )
  A.习惯性称谓
  B.内部理解的称谓
  C.全称
  D.同类机关统称
  E.规范化简称
  25.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 )
  A.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民主
  B.民主是一个多义词,首先和主要指的是国家制度
  C.民主就其本质而言是多元主义的
  D.民主就是承认人人在政治上的平等
  E.民主在属性上是一致的
   

gwysix 发表于 2017-4-13 07:32:55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10分。)
  1.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人的解放。( )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使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起来的无产阶级哲学。( )
  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并不都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 )
  4.刑罚是指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用以惩罚犯罪的一种强制办法。( )
  5.党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都由17个部分组成。( )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就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
  7.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部门领导。( )
  8.为防止“政出多门”、“多头指挥”的现象出现,必须建立有效的行政运行机制。( )
  9.行政机关按法定程序辞退公务员,必须经公务员本人同意。( )
  10.法律与法学不是同时出现的。( )
  四、公文改错题(找出下列公文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本题10分。)
   
  关于申请拨给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报告
   
  省行:
  ×月×日,××地区遭受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袭击,×江两岸乡、村同时发生洪水,灾情严重。经初步不完全统计,农田受灾总面积达38000多亩,各种农作物损失达100多万元,农民个人损失也很大。灾后,我们立即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并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同时,为帮助受灾农民及时恢复生产,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对恢复生产所需的资金,以自筹为主。确有困难的,先从现有农贷指标中贷款支持。
  二、对受灾严重的困难户,优先适当贷款,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到×月×日止,此项贷款已达××万元。
  由于这次灾情过于严重,集体和个人的损失都很大,短期内恢复生产有一定的困难,仅靠正常农贷指标难以解决问题。为此,请省行下达专项救灾贷款指标××万元,以便支持灾区迅速恢复生产。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银行××市支行
  一九九八年×月×日
   

gwyone 发表于 2017-4-13 08:25:13


  五、案例分析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张强因犯故意**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刑满释放后无业谋生,遂纠集李大、李二、李三组成“自由帮”经常进行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一日张强与李大、李二商量抢劫生意兴隆的千里马鞋店。李三知道后不想去,张强便骗他说,大家只是挑两双鞋穿罢了,出了事由张强一人顶着。四人在抢劫时被片警和附近老百姓抓获。请问:
  (1)“自由帮”属于何种性质?为什么?
  (2)李三是否具有法定减轻情节?为什么?
  (3)对张强应如何量刑?
  2.某市工商局和卫生局根据群众举报及调查,以出售变质食品为由,对某餐厅予以罚款1500元的处罚。该店店主王某不服,以工商局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问:
  (1)本案是行政诉讼案件还是民事案件?
  (2)如果人民法院认为应把卫生局列为共同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该如何处理?
  (3)如果原告起诉后,工商局和卫生局改为对餐馆罚款800元,并退还了700元罚款,原告表示同意,但未申请撤诉,法院应如何处理?如果原告申请撤诉,法院应如何处理?
  六、论述题(本题15分。)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根据这段话的精神,谈谈您对领导观念创新的认识。
   

gwysix 发表于 2017-4-13 09:43:51


   
  《公共基础知识》过关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D 3. D 4. D 5. B 6. C 7. C 8. C
  9. C 10. B 11. D 12. D 13. A 14. B 15. A 16. A
  17. B 18. C 19. A 20. B 21. C 22. B 23. A 24. A
  25. D 26. B 27. A 28. A 29. A 30. 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 2. BD 3. BCD 4. BCDE 5. ABC
  6. ACDE 7. ACD 8. ABC 9. AB 10.BD
  11. ACD 12. ABDE 13. ABC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DE 18. ABDE 19. BCD 20. AD
  21.BCD 22. AD 23. ABCD 24. CDE 25. 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公文改错题
  【要点】
  一、文种选择有误
  从标题看,这篇公文是向省行提出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申请,目的是获得省行的批准。从正文的主体部分看,两条措施确属报告性质,但随后出现的专项贷款请求,就不是报告应有的内容了。从结语看,“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有着很强的期复性。因此,综合起来看,这篇公文应改为《关于拨给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请示》。
  二、内容含糊
  这是由于原文混淆了报告和请示的界限而造成的。写请示,只需写明请示缘由、请示事项,最后提出请示要求即可,与此无关的内容不应写入。而原文提出的两条措施:“对恢复生产所需的资金,以自筹为主”、“对受灾严重的困难户,优先适当贷款”,既不是请示缘由,也不是请示事项,不应该写入文中。
  三、语言不准确
  文中有多处语言不确切。如“×江两岸乡、村同时发生洪水”,×江两岸所有村庄都遭受洪灾似不可能,“同时发生”更不可能。“灾情较重”跟后面“这次灾情过于严重”的说法相龃龉;“据初步不完全统计”,“初步”和“不完全”语意重复。
  五、案例分析题。
  1.【要点】(1)属于犯罪集团。其符合犯罪集团特征:①三人以上;②经常纠集在一起进行一种或数种严重的犯罪活动;③重要的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有明显的首要分子;④都是有预谋的实施犯罪;⑤不论作案次数多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所具有的危险性都很严重。
  (2)李三不具有法定减轻情节。李三不是胁从犯,因为他不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被欺骗参加犯罪的,新刑法规定不属于胁从犯的情形。
  (3)对张强应按照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张强同时构成累犯,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2.【要点】(1)本案是行政诉讼案件,因其是针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提起的诉讼。(2)法院只能以工商局为被告进行审理。(3)原告未申请撤诉的,法院应继续审理,此时被诉讼行为仍为改变前的行为。如原告申请撤诉,法院应进行审查,确定被告的改变是合法的则裁定准许撤诉,若确认违法则裁定不许撤诉,继续审理,依法判决。
  六、论述题
  【要点】存在决定观念,观念反映存在。时代的前进发展,社会的急剧变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都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领导者的观念发生变化并与之相适应。必须随着时代的前进及时转变领导观念,决不能用老观念去对待新的历史时期的各种事物,否则必然会犯“刻舟求剑”、“削足适履”的错误。变革的时代需要更新观念,那些不适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已经陈旧过时的观念,理所当然要被反映时代要求、符合客观实际的新观念所代替,这是大势所趋。
  更新传统领导观念应该认真对待和清理过去的领导观念。对那些过去正确、现在仍然适用的观念,应当继承、发扬;对那些过去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现在却已陈旧的观念,应当及时抛弃;对那些本来正确,却被人们歪曲或凝固的观念,应当拨乱反正,予以澄清;对那些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的新观念,则应大力提倡,在领导实践中把它树立起来,并起指导作用。区分观念的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优良与腐朽,是以实践为标准,看其是否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及生产力发展要求相符合,对社会进步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起阻碍作用。领导观念更新,应当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那些符合时代需要,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而且正确的、进步的、优良的新观念,摒弃或改变那些已经过时的、落后的、腐朽的旧观念。离开实践的标准去标新立异,在客观上只会导致不良的社会效果,而不可能起什么积极的作用。在观念更新问题上,我们特别需要的是对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当然,我们也要看到,领导观念的更新,摒弃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需要经历一个艰巨斗争的过程。旧的观念不会自动从人们头脑中消失,人们对新观念也将要有理解、消化和接受的过程。但不管怎样,新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必然战胜旧的落后的思想观念,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领导观念更新的基本方向,应是在指导思想上由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封闭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型转变。为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并迎接知识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领导方式上应是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为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的发展需要,在工作方法上应是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只有逐步破除小生产、自然经济形成的旧的领导观念的束缚,树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开放型、多维型、科学型的新的领导观念,才能领导我们的事业顺利地、健康地发展。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公务员辅导系列:公共基础知识强化过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