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解析】201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题解析
1、A解析:我国法律适用采用特殊规定优先一般规定原则,A项当选。
2、A
解析:《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本题中,甲明知6岁的小孩在山林中丢失会有生命危险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他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所以答案为A项。
3、A
解析: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故答案显然为A
4、D
解析:《公务员法》第11条规定:“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满十八周岁;(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具有良好的品行;(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对于第六个条件,报考,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的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报考市(地)级以下政府工作部门的文化程度由省级录用主管机关规定。这一项规定照顾到两方面因素:一是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报考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二是考虑到我国地域间的文化差异,授权省级政府人事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确保市(地)级以下政府部门录用公务员所需文化程度。故D项错误。
5、D
解析:《产品质量法》第4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稍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本条规定了商家和厂家负连带赔偿责任,即消费者可以选择商家也可以选择厂家要求赔偿,但不能同时要求两者进行赔偿,故选D。
6、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时间,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时间是2001年12月。故答案选B。
7、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故答案选B。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走出去”战略,入世以来,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把眼光投向国际市场,积极参加国际竞争。故答案选B。
9、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开放,当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开放后,天津的滨海新区成为中国崛起的又一个支点,相继改革开放。1990年之后,我国又决定推进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故答案选B。
1985年,珠江三角洲又被中央批准为经济开放区。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并决定2006年是天津滨海,2006年6月6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因此,虽然天津滨海开发在2006年,但是在1990年后决定开放的。
10、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建立经济特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是建立经济特区。故答案选B。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