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2 21:59:17

【11-9解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解析

【11-9解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解析:
1、A
    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76个项目,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福建省的“福建南音”,以“古代木拱廊桥”为代表的“传统木机构营造技艺”和“妈祖信俗”入选。
    2、C
    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话语,他强调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这是代表他辩证法思想最有名的一句哲学格言。
    3、C
    解析: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经济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区市。
    4、B
    解析: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事实上在这之前春秋就已经可以算是封建政治制度了,只是并不完善。有一个从上到下完整的体系应该是从秦朝开始的,汉朝可以算是一个定型了。
    5、B
    解析:章回小说的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gwythree 发表于 2017-4-12 22:29:51


    6、A
    解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A项某国家行政机关为建住宅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属于平等的民事主体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属于行政行为的范畴。
    A项某国家行政机关为建住宅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属于平等的民事主体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属于行政行为的范畴。
    7、B
    解析: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这里的区域指的是自然地理区域,并非行政区域。正确答案选B。
    8、A
    解析:B、C、D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A项不符合第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A项错误,应选A项。
    9、B
    解析:WTO争端解决包括下列基本阶段:协商、专家组程序、上诉机构程序、争端解决机构决定及其监督实施、制裁等阶段,还包括斡旋、调解和调停、仲裁等选择性争端解决程序。有些阶段基本上是GATT1947争端解决相应程序的重述,有些则是WTO的创新。
    10、A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1994年确立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04年,环渤海经济圈概念基本形成。2006年4月,《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中部崛起指明了发展方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1-9解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