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练习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A.民主法制
B.人民民主
C.法制健全
D.民主法治 2、主张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 )观点。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
D.辩证唯物主义 3、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4、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表述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A.富强民主文明
B.民主富强和谐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富强文明和谐 5、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
A.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B.优化经济结构
C.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6、“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格·泰罗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
A.管理的效率性
B.管理的科学性
C.管理的系统性
D.管理的合理性 7、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实践中,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 ),借以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较高的境界。
A.环境熏陶和培养教育
B.管理和监督
C.外界监督和自身约束
D.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 8、社会福利不可能再得到增进的一种状态是( )。
A.帕累托改进
B.帕累托最优
C.局部均衡
D.市场效率 9、人本管理原理的思想基础是认为人是( )
A.“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行政人” 10、评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是:( )
A.效率
B.效果
C.绩效
D.管理对象的满意度
【查看本次国考练习题答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