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解析】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解析
【11-2解析】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题解析:第一题:D
解析:民主法治
第二题:D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第三题:D
解析: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第四题:C
解析: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表述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五题:D
解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六题:B
解析:泰罗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也有人称他为“理性效率的大师”。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深深地扎根在一系列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当代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都是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他提出,管理的中心问题在于管理的科学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七题: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于职业道德修养概念的理解。所谓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实践中,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借以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较高的境界。关键在于“自我努力”。故正确答案为D。
第八题:B
解析:题干说的是不可能再增进,即达到最好的状态,所以答案为B。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第九题:B
解析:至上的行政价值观。5、注重对行政现象的原则抽象。总的特征:以“事”为中心,实施刚性管理,进行微观与静态研究。
人本主义行政学理论:1、主张政治与行政统一,强调行政管理的决策性。2、重视非正式组织和非正式激励。3、“社会人(SocialMan)”的管理观。4、效率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行政价值观。5、注重行政过程和行为实证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总的特征:以“人”为中心,实施柔性管理,进行微观与动态研究
多元发展时期的行政学理论:
1、主张政治与行政统一,强调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宏观性、政策性和权变性。2、重视行政组织的开放性和非经济激励。3、“目的人”的管理观。4、效率为社会公平服务的行政价值观。5、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总的特征:以“系统”为中心,权变管理,宏观与动态研究。公共管理时期的行政学理论:1、政府改革成为主旋律,多种改革理论崛起但不统一。2、重视行政管理的执行性和技术性。3、“经济人”的管理观。4、绩效至上的行政价值观。5、采用经济学方法和企业管理方法研究行政管理。总的特征:以“绩效”为中心,绩效管理,宏观与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
第十题:C
解析:在上述四个选择项中绩效包含了其他三个选择项内容即:效率、效果与管理对象的满意度。此题的做法为比较分析法,绩效作为评价管理工作的标准相对于其他选择项而言,最为全面与准确。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展开,绩效评估正愈来愈成为各国政府对管理工作予以评价的最为重要的标准。一般而言,绩效(PERFORMANCE)涉及三个方面: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即“3E”式管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