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6:05:15

2017选调生行测判断推理备考:加强因果类论证

  加强类论证可分为因果类和非因果类。与削弱型题目类似,关于因果类论证的加强有着独特的方式,掌握了这些加强方式便可快速解答因果类题目。
    下面京佳教育公考研究专家通过几道例题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解读:
    【真题1】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先给6~10个月大的婴儿播放视频资料,视频中一些玩具娃娃在爬楼梯,另一些玩具娃娃会走上去帮助他们、看着他们或者推倒他们,然后让婴儿选择视频中的玩具娃娃。实验结果显示几乎每个婴儿都选择了帮助别人的玩具娃娃。因此研究者认为婴儿在他们会说话之前就已经表现出了至关重要的社会判断能力。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
    A. 如果只给婴儿那些视频中中立或捣乱的玩具娃娃让其选择,只有一半左右的婴儿会选择中立的玩具娃娃
    B. 如果事先不让这些婴儿观看视频,他们选择中立、捣乱或者帮助别人的玩具娃娃的概率没有明显差别
    C. 如果只给婴儿那些视频中中立或者帮助别人的玩具娃娃,婴儿会选择帮助别人的玩具娃娃,而且这一现象在3个月大的婴儿身上也出现了类似的反应
    D. 研究发现,视频中同样是帮助别人的娃娃,男孩多会选择调皮的,而女孩大都选择乖巧的
    【京佳解析】B。加强支持型。题干论点是“婴儿在他们会说话之前就已经表现出了至关重要的社会判断能力”;论据为“几乎每个婴儿都选择了帮助别人的玩具娃娃”。要想从实验差异得出最后的结论,应在给婴儿看视频之前排除玩具娃娃本身对于婴儿作出选择的影响因素,达到排除他因的效果,所以B选项“如果事先不让这些婴儿观看视频,他们选择中立、捣乱或者帮助别人的玩具娃娃的概率没有明显差别”符合要求,支持了题干论证。故选B。
    【真题2】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房地产市场最大的矛盾不是供需之间的矛盾,而是百姓囊中羞涩与房价不断上涨之间的矛盾。而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房子被当作奇货可居、有利可图的商品,被房产商和手有余钱的业主一而再再而三地热炒。于是我们看到一些房产商宁愿把房子成片闲置也不愿平价或降价出售;某些富有的业主又有两三套,甚至十数套房产,而大量炒房团也应运而生。
    以下最能加强上述结论的是(    )。
    A. 经济学家近来十分关注炒房对房价上涨的影响作用
    B. 在一些内陆地区,未发生炒房现象,房价比较平稳
    C.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炒房现象虽不突出,但房价仍然居高不下
    D. 一些地区拟对拥有多套房者开征土地使用费,可以有效地抑制虚假的住房需求
    【京佳解析】B。题干结论:炒房导致房地产市场混乱,房价不断上涨。A项属于无关项不能加强结论;B项从反面说明,没有炒房现象,房价不会上涨,即无因无果,加强了题干结论;C项,没有炒房(现象不突出),但房价居高不下,是无因有果的削弱;D项,开征土地使用费可有效抑制虚假的住房需求,这是采取的措施与题干论断关联不大。故选B。
    从上述两道题目的解答可以看出对于因果类论证的加强有非常有效的两种方式,下面京佳教育的老师就对这两种加强方式进行详细的解读,以供考生理解:
    因果论证,指的是题干通过两个因素相关得出两者的因果关系。可表示成A→B。A是原因,B是导致的结果。
    要对此类型的论证进行加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排除他因
    排除他因,即说明除了题干原因A之外的其他条件是相同的,即确实是A导致了B的结果,而不是A以外的原因,加强了论证。
    补充:论证A→B。如果能找出存在其他的原因C导致的B,则题干论论证是不成立的,即削弱了题干论证。这就是因果类论证削弱中常用的一个手段——存在他因。考生朋友可将加强和削弱结合起来进行对比理解。
    (2)无因无果
    无因无果,是指没有原因A,也就没有结果B,即从反面场合加强题干论证。即指出题干原因条件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存在。实际上是通过求异法得出因果联系。
    补充:论证A→B。如果没有原因A时,有B的结果;或者有原因A时,没有B的结果。这两种都是削弱的手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选调生行测判断推理备考:加强因果类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