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45)
1.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论本身所蕴含的道理是(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人民群众可以创造真理
D.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2.古诗云:“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对于我国案件审理程序的表述,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两审终审制,但最高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即为终审判决
B.单纯的两审终审制,两审后当事人不得上诉
C.一审终审制,但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复核
D.一审终审制,但允许当事人上诉
4.行政行为无效是因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行为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按照定义,下列不是无效行政行为的一项是()。
A.某乡政府为了吸引外商在该地投资,命令村民捕杀国家保护的珍惜动物招待外商
B.工商管理机关检查卫生和处理违法卫生法规的行为
C.某县工商管理机关吊销某研究公司的营业执照
D.某市政府命令一个因有爆炸危险而停止向外供气的某气站立即恢复向外供气,此命令如果执行,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5.宪法的特征有()。
A.宪法规定国家根本问题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的制定需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D.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D
解析:
“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可见,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故正确答案为B、D项。
A选项与题意本身无关;C选项的说法错误,真理是永恒存在的,不是某个群体或个人创造的。
2.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的诗词是在说人们要通过亲身的实践才能有客观准确的认识,而选项之中只有A项是说我们通过间接经验得到的理论还不够直接准确,需要我们去亲身实践,所以选择A项。
3.答案: A
解析: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即告终结的法律制度。但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是一审终审,因为最高人民法院是级别最高的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作出后不存在上诉和抗诉的问题,判决、裁定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这是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
A、B、D 三项均属于违法行政行为。A、D 两项中的行为明显违法;B 项中,检查卫生和处理违法卫生法规的行为应该由卫生部门进行而非工商管理机关。因此 A、B、D 三项均为无效行政行为。C 项某县工商管理机关吊销某研究公司的营业执照,该行为不存在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不符合行政行为无效的概念,故正确答案为 C。
5.答案: ABCD
解析:
《宪法》序言中提到,本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需要通过特定的程序。故正确答案为 A、B、C、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