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6:05:00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44)

  1.“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
    下列话语中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的是()。
    A.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B.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党的十八大提出,党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A.民主建设
    B.纪律建设
    C.反腐倡廉建设
    D.法制建设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自发地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使之大体保持平衡的信号是(   )
    A.商品的供不应求
    B.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
    C.税收的下调
    D.物价指数的涨跌
    4.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贸易区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该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不包括( )
    A.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B.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他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
    C.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5.在我国传统学术发展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志性学术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汉代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B.汉代经学 魏晋佛学 隋唐玄学 宋明理学
    C.汉代儒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经学
    D.汉代儒学 魏晋佛学 隋唐玄学 宋明经学

gwythree 发表于 2017-4-11 16:26:50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管子·牧民》。意思是:人们粮仓充足才会懂得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看重荣誉和耻辱。说明的是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倾向于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意思是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这是以“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指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这是孔子提出的“义”与“利”对立的说法。并没有主张“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指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这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代表观点。
    2.答案: C
    解析: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B
    解析:
    在市场经济下,能够自发地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使之大体保持平衡的是价值规律。而价值规律之所以能够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其根本原因在于价格和供求的双向制约。故本题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
    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5.答案: A
    解析:
    先秦儒道、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及宋明理学、清朝朴学都属于传统学术发展史上的标注性成就。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相关知识点:
    经学原本是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中国汉代独尊儒术后为特指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
    魏晋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人注重《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而《老子》、《庄子》则被视为“玄宗”。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