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6:04:57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31)

  1.关于中国改革开放 30 周年成就的描述,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接近 10%
    B.人均 GDP 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
    D.已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大国
    2.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
    A.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B.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20%左右
    C.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
    D.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3.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在“金砖四国”中位居第二
    B.我国目前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发展中国家
    C.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提出了单位GDP碳减排的量化目标
    D.我国已与周边所有邻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4.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人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这些举措体现了( )。
    A.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D.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5.深圳是一座生态园林城市,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07%,是中国首个(    )。
    A.国家卫生城市
    B.“全球环境500佳”城市
    C.国家园林城市
    D.国际花园城市

gwyfive 发表于 2017-4-11 17:05:48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解析:十七大报告(2007年)中提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连续几年接近10%,所以A项的表述符合实际。人均GDP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第三个目标,计划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实现,B项提到的是“已接近”,不符合实际。在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并没有逐年减少,C项错误。2009年世界贸易第一大国是美国,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本题相关知识点: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11月7日发表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中提到,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跃升至2010年的29740亿美元,年均增长16.8%,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2.A
    解析:“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教育科学、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本题选A。
    3. C
    解析:A项:2009年,我国的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
    B项:二十国集团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包括南非、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中国并不是唯一的亚洲发展中国家;
    D项:我国与不丹、锡金两个边境国家仍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C。
    4.B
    解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属于再次分配,故本题答案选B。
    5.D
    解析: 深圳是一座生态园林城市。全市总面积近1/2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禁止任何建设项目的开展。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07%,是中国首个“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