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6:04:32

2016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16)

  1.王某于某日晚在一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提包,内有3000元人民币。在已查明的本案下列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A.王某今年23 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B.王某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目的
    C.王某特意选择了夜晚和僻静胡同这样的时间和地点作案
    D.王某已经实施了抢夺行为,且抢夺的财物数额达到3000 元人民币
    2.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监察机关
    D.公安机关
    3.关于平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平等是历史的范畴
    B.人人平等这一观念的确立是因为宗教的兴起和不断的传播
    C.平等是人和人的对等对待的社会关系
    D.平等要求采取一视同仁的普遍原则,反对区别对待
    4.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到,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争取人身自由权
    B.获得劳动权
    C.拥有教育权
    D.享有政治参与权
    5.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
    A.改变
    B.发回
    C.改变或者撤销
    D.撤销

gwyfive 发表于 2017-4-11 17:21:27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所有的犯罪构成都包括:犯罪主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三个要素。C选项属于环境因素,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故正确答案为C。
    2. B
    【解析】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故正确答案为B。
    3. D
    【解析】D项说法过于绝对,平等并非采取绝对的一视同仁,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平等权表达的是权利主体在法律所限定的范围内的平等。范围的限定决定了这种平等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相对性的理解:
    一是现实权利的平等是相对的——法所确定的平等权是一种形式表达上的平等,而不就等于实际平等,或权利实现结果上的公平。究其原因在于,个体本身在能力(素质及其所拥有的实现权利的条件)上,以及社会对权利和义务及其保障在分配上存在着差异。
    二是其他基本权利的享有是相对的——就对那些可以在一定条件被限制或剥夺的权利(如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财产权等),以及因群体类别不同(如一般群体与特殊群体)而生的不同权利的享有而言,公民之间的平等是相对的。如,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与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在政治领域中所享有的权利就不可能是平等的。
    故正确答案为D。
    4.D
    【解析】本题考察法律常识。题目看起来有些难度,其实通过参照选项分析,主要问“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所反映的是公民的何种权利。A选项是人身自由,题中没有体现,B选项是获得劳动权,卢梭不是反对妇女劳动,与题意恰恰相反,C选项题中没有涉及到。宪法中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其中一项重要权利即为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其中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等。本题“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很明显是一种参与政治的权利,所以选D。
    5.C
    【解析】根据宪法第八十九条
    (十三)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故正确答案为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