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行测之常识判断练习(37)
1.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这样,法律关系的()就发生了变更。A.主体、客体
B.内容
C.客体
D.主体
2.一方以胁迫、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属于() 。
A.有效行为
B.无效行为
C.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D.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3.王某在大街上遛狗。张某故意挑逗狗,之后跑掉,结果狗将路过的孙某咬伤,并继续追赶孙某。王某为阻止狗继续伤人,在狗不听使唤的情况下,用木棍将狗的腿打断。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某可以向张某或王某要求赔偿
B.孙某只能向王某要求赔偿
C.孙某要求王某承担赔偿责任,必须证明王某存在过错
D.王某不能要求张某赔偿狗受伤的损失
4.某重点高校>20>岁的大二学生王晓,起诉要求父亲王军支付大学期间的教育费和生活费,但王军因收入有限拒绝支付。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甲认为王晓仍为在校生,王军有义务支付王晓的教育费和生活费
B.乙认为王晓虽已成年,但无独立生活来源,王军仍有支付的义务
C.丙认为王晓已成年,王军没有义务继续支付王晓教育费和生活费
D.丁认为王军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有义务支付王晓教育费和生活费
5.在我国,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
A.双方不得有血亲关系
B.双方完全自愿
C.双方签订婚约
D.男方不得早于23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1周岁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D.【解析】合同的主体是合同的签订双方,合同的客体是合同的民事法律关系。题目中,乙方将合同权利、义务转移给丙,由丙承担合同权利、义务,丙成为了法律关系的主体,但甲、丙之间的法律关系仍为债的关系,客体没有变化。故正确答案为D。
2. D.【解析】我国《合同法》第54条规定了“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3. A.【解析】《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三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4. C.【解析】《婚姻法》第>21>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婚姻法》解释>(>一>)>第>20>条规定“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王晓已经成年,父母无支付教育费和生活费的义务。
5.B.【解析】《婚姻法》第 5 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 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故本题选B。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