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务员联考行测常识判断练习(5)
1.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 )。A. 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活动
B. 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C. 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
D.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2.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古田会议:解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
B. 遵义会议:纠正“左倾”的军事路线
C. 洛川会议: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
D. 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3. 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 )。
A.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B.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C.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D.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4. 下列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赤字率——财政风险 B. 恩格尔系数——收入分配差距
C. 基尼系数——居民生活水平 D. 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
5. 下列不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 )。
A. 最低工资保障 B. 最低生活保障 C. 税收 D. 社会保险
答案与解析:
1. D 本题考查时政热点。《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同国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转变投入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D项符合。故选D。
2. C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1933年1月17日,毛泽东等苏维埃政府和红军领导人发表《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希望停止内战,举国抗日的诚意。5月28日,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告闽粤白军士兵书》中,提出“红军北上抗日”的口号。C项错误。故选C。
3. D 本题考查文史常识。A项选自《黄河大合唱》,该曲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于1939年3月。B项选自《游击队之歌》,该曲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于1937年。C项选自《义勇军进行曲》,该曲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于1935年。D项选自《歌唱祖国》,创作于1950年。故选D。
4. A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赤字率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A项正确。故选A。
5. A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A项最低工资保障属于初次分配的内容,B项最低生活保障、C项税收、D项社会保险都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再分配主要包括:(1)收入税。居民和企业等各收入主体当期得到的初次分配收入依法应支付的所得税、利润税、资本收益税和定期支付的其他经常收入税。(2)财产税。居民等财产拥有者,根据现有财产状况,依法缴纳的动产税和不动产税,如房产税、遗产税等。(3)社会缴款。居民为维持当前和未来的福利,保证在未来各个时期能获得社会福利金,而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险计划或各个单位建立的基金所缴纳的款项,如失业保险、退休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等。(4)社会福利。指居民从政府获取的、维持最基本生活的收入,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福利金(如失业金、退休金、抚恤金、医疗保险金等)和社会救济金(如生活困难补助、救济金)。(5)其他转移收支。包括政府内部转移收支;本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之间的援助、捐赠、会费缴纳等,对私人非营利性机构的捐赠、赞助等转移收支;居民之间的内部转移收支,如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收支。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故选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