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招教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1. 学生原本是去劝架,但很快也变成了斗殴者,这主要是他的哪种道德情感被激起的表现?( )
A. 直觉式道德情感 B. 想象式道德情感
C. 伦理式道德情感 D. 集体主义情感.
2. 智慧的最高表现是( )。
A. 灵感思维 B. 形象思维 C. 逻辑思维 D. 概括思维
3. 在知识学习中,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是强调准确性,这实际上是重视新旧知识间的( )。
A. 实质性联系 B. 非实质性联系 C. 人为性联系 D. 非人为性联系
4. “杀一儆百”所产生的强化作用主要属于( )。
A. 直接强化 B. 替代性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正强化
5.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 聚合思维 B. 抽象思维 C. 分析思维 D. 发散思维
6. 课堂上教师提出如何治理空气污染?诸如这类问题属于( )。
A. 有结构的问题 B. 无结构的问题 C. 闭合式问题 D. 启发式问题
7. 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方式,“红灯停,绿灯行”,对这样的反应的学习属于以下哪一类?( )
A. 信号学习 B. 连锁学习 C. 概念学习 D. 解决问题学习
8. 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中,铃声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时的铃声是( )。
A. 无条件刺激 B. 中性刺激 C. 无关刺激 D. 条件刺激
9. 不属于儿童厌学症的成因的是( )。
A. 学校教育 B. 同辈群体 C. 家庭教育 D. 社会风气
10. 在知识学习中,写作方法的学习属于( )。
A.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B. 心智技能的学习
C. 认知策略的学习 D. 感性知识的学习
11. 某学生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育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
A. 类属学习 B. 归纳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12. 学习某个材料30分钟刚好成诵,如果要达到牢固熟记的程度,最佳的过度学习时间应再增加( )。
A. 15分钟 B. 20分钟 C. 25分钟 D. 30分钟
13. 根据布卢姆等人在教育目标领域的研究,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例如,“在乒乓球比赛中,面对各种情况,抽球还击的比率达到90%”。这具体属于动作技能教学目标中的哪个目标?( )
A. 模仿 B. 习惯化 C. 准确 D. 连贯
14.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
A. 学习策略 B. 学习能力 C. 学习结果 D. 知识系统
15. 在操作的整合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 )。
A. 听觉控制 B. 视觉控制 C. 触觉控制 D. 动觉控制
点击查看答案及解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