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6:03:41

2016年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4)


     6. 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版了《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叫做“乌托邦”的岛国,在那里,人人平等,人人参加劳动。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一部文学作品描写了类似情境,这部作品是( )。
    A.《桃花源记》 B.《礼记》 C.《大同书》 D.《世说新语》
    7. 王某在公园与李某发生言语冲突,用小刀刺伤李某,强行抢走李某身上财物后逃跑。此时,李某紧追不舍,追出500米后用砖头将王某砸成轻伤,并夺回了自己的财物。李某的行为应当属于( )。
    A. 故意伤害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紧急避险
    8. 当海面上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全反射,海面上会出现远处物体的影像,这一现象被称为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9.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特别要防止老年人跌倒,这是因为老年人的骨骼( )。
    A. 有机物增多,硬度小,易骨折 B. 有机物增多,硬度小,易变性
    C. 无机物增多,弹性小,易骨折 D. 无机物增多,弹性大,易变性
    10. 下列关于市场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市场参与者仿佛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行事,产生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B. 税收有助于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成本与利益
    C. 在有足够强大的电脑时,中央计划者可以比市场更有效地指导生产
    D. 市场体制的力量倾向于在消费者中平等地分配资源

gwysix 发表于 2017-4-11 16:26:29


  参考答案及解析:
    6. A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常识。《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文中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A项正确。《礼记》编纂于西汉;《大同书》是清末康有为著作;《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故选A。
    7. B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一定损害的自卫行为。且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机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题中王某刺伤李某且抢走财物,属于抢劫,李某砸伤对方抢回财物属于正当防卫。故选B。
    8. B 本题考查物理。海市蜃楼体现的是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所谓折射就是由于光在不同的介质里传播速度不同,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海市蜃楼常分为上现、下现和侧现海市蜃楼。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比较低,特别是有冷水流经过的海面,水温更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比上层空气更冷,所以出现下冷上暖的反常现象,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疏的差别异常显著。这时一些物体经过光的折射和反射就容易发生海市蜃楼的现象。在沙漠里,白天沙石被太阳晒得灼热,接近沙层的气温升高极快。由于空气不善于传热,所以在无风的时候,空气上下层间的热量交换极小,遂使下热上冷的气温垂直差异非常显著,并导致下层空气密度反而比上层小的反常现象。无论哪一种海市蜃楼,只能在无风或风力极微弱的天气条件下出现。当大风一起,引起了上下层空气的搅动混合,上下层空气密度的差异减小了,光线没有什么异常折射和全反射,那么所有的幻景就立刻消逝了。因此,夏季特别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故答案选B。
    9. C 本题考查生物常识。少年儿童的骨成分有机物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这样的骨柔韧,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3,这样的骨即坚韧,又有弹性。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综上所述,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这是因为老年人骨骼无机物增多,弹性小,易骨折。故选C。
    10. A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选项正确:市场参与者仿佛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行事,产生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B选项错误:作为买者和卖者决策的结果,市场价格既反映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物品的社会成本。价格会自发调整,指引这些单个的买者和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所以,有助于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成本与利益的是价格。C选项错误:国家干预运行的前提假设是政府官员能够最佳的配置经济中的稀缺资源。D选项错误:竞争是市场充满活力的源泉,但竞争趋向于优胜劣汰,最终导致两极分化。故选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练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