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6:03:29

2016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专项练习(91)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的要求是()。
    A.深化改革、推进开放、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民主法治、统筹兼顾、稳定政策、关注民生、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深化改革、公平正义、统筹兼顾、关注民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中共十七大报告在谈到深化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时,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更是给各类投资者吃了“定心丸”。人们不仅可以靠工资增加财富,还可以通过财富保值增值,拥有更多的财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A.老刘所在的企业以股份形式向每个员工支付劳动报酬,年终获得了分红
    B.张阿姨购买的基金获得了分红收益
    C.小李自主创办企业,并获得的经营收益
    D.老李因其在技术革新中做出的突出成绩,年终获得了公司一万元奖励
    3.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由()决定的。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
    C.党的政策
    D.全体社会的共同意志
    4.根据我国《立法法》,以下不能制定行政规章的是()。
    A.国务院
    B.公安部
    C.中国人民银行
    D.审计署
    5.以下不属于宏观经济指标的是(   )。
    A.CPI
    B.PPI
    C.CPU
    D.GDP

gwyone 发表于 2017-4-11 16:21:34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C
    解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把“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明确地提了出来,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故正确答案为C。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答案: CD
    解析: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本题C项中小李获得的经营收益;D项老李获得一万元奖金并不是“财产”带来的收入。故正确答案为C、D。
    3.答案: B
    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上层建筑,所以本质上由B项(经济基础)决定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所以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A
    解析:
    根据我国《立法法》第71条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B、C、D项都能制定行政规章。国务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规,而不是行政规章,故本题应选A。
    5.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宏观经济指标是体现一国或地区经济情况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消费、金融、财政等指标。A选项,消费者物价指数(CPl)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是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B选项,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D选项,国内生产总值(GDP)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C选项,CPU是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与宏观经济指标无关。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专项练习(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