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6:03:04

2016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专项练习(37)


    1.下列各选项中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有( )。
    A.乡级人民政府
    B.公安局法制科
    C.工商执法人员
    D.扣缴农业税的村委会
    2.我国加强对“裸官”的监督和管理,《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有规定所列需要报告情形的,应当在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60 日内向( )书面报告有关情况。
    A.纪检监察机关
    B.宣传部门
    C.组织(人事)部门
    D.外事部门
    3.某省人民政府建设一项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决定占用沿途部分农民的土地,省人民政府对被占用土地的农民给予了各种补偿,并对多余的劳动力进行了安置。省人民政府的这项行为属于 ( )。
    A.行政征用
    B.行政征收
    C.行政征购
    D.行政没收
    4.“抓住了民情、民意、民生、民力,就抓住了行政根本。”这里“行政根本”主要指( )。
    A.政府的行政职能
    B.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
    C.政府的为民宗旨
    D.政府的行政执行能力
    5.唐太宗即位之初,依据德才兼备和当时官员的职责,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员的严格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九等”。从控制的角度看,属于( )。
    A.事后控制
    B.过程控制
    C.事前控制
    D.综合控制

gwythree 发表于 2017-4-11 16:42:30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AD
    解析: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此外依照法定授权而获得行政权的组织,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选项 B 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选项 C 不属于组织。故正确答案为AD。
    2.答案: C
    解析: 《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有规定所列需要报告情形的,应当在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60 日内向组织(人事)书面报告有关情况。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3.答案: A
    解析:
    本题首先可以排除D项。行政没收是对违法违规项目进行的强制征收,无需提供任何补偿。
    此外,行政征收是指行政机关或者法定授权的组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偿收取一定财物的行政行为。因此也可以排除掉B项。
    而C选项一般是通过合同方式,行政机关按照市场价格取得相对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为,无须进行后续安置行为。
    最后再看A项,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性地取得行政相对人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或劳务并给予合理经济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提干描述,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C
    解析:
    这道题比较简单,“民情、民意、民生、民力”全都是围绕人民,体现的就是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C
    解析:
    事前控制也成事前计划,指在实施某项政策或制度之前,先做好充分的预见工作,制定正确有效的计划,保证政策和制度的有效实施。本题中,唐太宗依据德才兼备和当事官员的职责,制定严格标准来选拔和考核官员,使得唐太宗拥有一批栋梁之才,这些人才为“贞观之治”的形成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故正确答案为 C。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专项练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