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公务员联考—常识判断专项练习(81)
1. 邓小平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 下列不属于通常讲的“五湖四海”中的“五湖”的是( )。
A. 太湖 B. 巢湖 C. 洪泽湖 D. 枉湖
3. “中国”作为我国国名的简称,开始于( )。
A. 夏朝 B. 秦朝 C. 清朝 D. 辛亥革命后
4. “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的价值的标准。下列话语中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是( )。
A.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B.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C.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 观察发现,家养的鸡有时会啄食一些小石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家鸡只能分辨黑白两色,啄食小石子是因为分辨不清食物和石子
B. 家鸡没有牙齿,需要小石子磨碎食物
C. 家鸡食物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家鸡啄食石子是出于生理需要的本能
D. 家鸡具有消化石子的生理功能,在食物不足情况下,啄食石子以充饥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D 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故选D。
2. D 本题要求选出“不属于”的一项。在《地理通十道山川考》中,五湖是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鉴湖。(彭蠡即鄱阳湖。鉴湖到了清代则被洪泽湖代替。)四海,即东海、西海(现今的黄海)、南海、北湖(现今的渤海)。故选D。
3. D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指京师、京都;后来指汉族、华夏族居住地,当时中原汉族以外称为“四夷”,“东方一隅为中国,余皆夷狄”。汉族、华夏族居中,称“中国”,即中央之国,是地理概念。大约到19世纪中叶,“中国”一词才作为国家概念出现,到辛亥革命时,“中国”才正式作为国号固定下来,1911年10月11日,革命军在咨议局义议定13条重要方针,其中第二条即为:“称中国为中华民国。”1949年中华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新中国的正式国名。故选D。
4. B “义利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道义和功利相互关系的争论。A、C、D三项都是以“义”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B项则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故选B。
5. B 鸡有两个胃,前一个是嗉囊,内部贮藏了一些石子,食物经过时,在这里进行初步消化。故选B。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