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6:01:16

2015年国考行测之常识判断专项练习题(84)

1.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2.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失业率波动不定
    3.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
    A.失业率上升 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 D.失业率波动不定
    4.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5.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1.【答案】D。 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最核心的特征是,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2.【答案】B。 提高税率并不一定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当税率过高伤及税本,导致税源枯竭时,不但不会增加财政收入反而会减少财政收入,A项错误。C项与实际相反。税率与失业率通常情况下呈反向变化关系,所以D项错误。政府调控经济正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在经济高涨时,增加税收,减少投资,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防止经济过热,所以答案为B。
    3.【答案】C。 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的理解。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经济呈过热的态势,表面上看经济一片繁荣,工作好找,失业率低。通货紧缩时则相反。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关系,当出现滞涨时反而会出现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也高的现象。所以题干问的也是“一般会导致”,本题选择C。
    4.【答案】C。 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以上方法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5.【答案】C。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观察员国家有: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对话伙伴国有: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国考行测之常识判断专项练习题(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