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判断习题精解(2)
行测:常识判断习题精解(2)1.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职权的有( )。
A.修改宪法
B.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C.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
D.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
【答案】D。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包括:(1)立法权;(2)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3)宪法实施的监督权;(4)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权;(5)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6)对国家生活中重要问题的决定权;(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A、B、C三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
2.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是( )。
A.太原市某区人民代表大会 B.山西省人民政府
C.中共太原市委 D.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D。解析: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有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所谓“较大的市”包括:(1)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2)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3)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城市。
3.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以上是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答案】B。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是监督汇率和政策协调,提供资金融通。其宗旨是作为一个常设机构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促进和保持成员国的就业,生产资源的发展和实际收入的高水平;促进国际汇兑的稳定,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防止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协助成员国在经常项目交易中建立多边支付制度,使其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
4.“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下列话语中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的是( )。
A.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B.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答案】B。解析:“义利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道义和功利相互关系的争论。A、C、D都是以“义”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B则是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
5.多数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其原因是( )。
A.长期进化形成的保护色
B.背部比腹部接受光线多,导致色素沉淀
C.背部比腹部黏膜厚,吸收光线多
D.背部鱼鳞多,吸收光线多
【答案】A。解析:多数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此为一种保护色,这使鱼类易与自然环境混成一体,能够躲避水鸟或肉食性鱼类的捕食。
相关链接:
行测:人文类常识梳理
行测常识考点大梳理:中国地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