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5:55:08

2015年选调生备考:联言命题及其推理规则

联言命题是反映事物的若干种情况或者性质同时存在的命题。在逻辑结构上,联言命题由逻辑联结词“并且”连接支命题而成,其支命题为联言支。联言关联词:和,且,一边…一边,同时。联言符号: ∧。应试时,只需要根据联言命题的逻辑理论把握如何使用联言命题即可。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联言命题的语句。只要两个命题表示同时存在,即可认为联言命题。比如“既……又……”、“同时”等表达。
      二、联言命题的假命题,—(A∧B)表示“不都是”,包含了三种情况,—A,—B,—A和—B.比如,团团和圆圆都是大熊猫,否命题就是团团圆圆不都是大熊猫。不都是代表至少有一只不是,可能团团不是大熊猫,可能圆圆不是大熊猫,可能团团圆圆都不是大熊猫,包含了三种情况。
      三、推理规则。一假即假。-A→-(A∧B),团团不是熊猫,可以推出团团圆圆不都是熊猫。
    【例1】“小孙并非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
    根据以上表述,下列哪项断定必然为真?( )
    A、如果小孙不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会游泳
    B、如果小孙会打网球,那么他一定不会游泳
    C、小孙既不会游泳,也不会打网球
    D、小孙会游泳,但不会打网球
    【解析】由题目小孙并非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可知,它的矛盾命题小孙既会游泳又会打网球为假。但联言命题为假时,它的推理规则为肯定其中一个,就可以得出另一个为假,所以我们根据题目可以得出如果小孙会打网球就不会游泳,如果小孙会游泳,就不会打网球。所以正确答案选择B。
    【例2】 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与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要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加大财政投入,并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只要加大财政投入就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B不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就无法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C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D加大财政投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
    ①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
    ②解决民生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利用逆否规则。
    A项,加大财政收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题干没有说明就加大财政收入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两者间关系,无法推出;
    B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解决民生问题,根据联言命题的真值表可知,联言命题的一个命题肢为假,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因此可从“-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推出 “-(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再根据逆否规则,从②可推出“-(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解决民生问题”,三个推导关系连起来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解决民生问题”,B项正确。
    C项题干没有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两者间的关系,无法推出;
    D项,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财政收入,同样题干没有说明这两者的关系,无法推出。
    故正确答案为B。
    联言命题经常会结合选项命题和逆否命题一起考,所以请备考的同学多关注京佳网站,相关的最新考试资讯及解题技巧都会在第一时间为考生奉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选调生备考:联言命题及其推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