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面面谈之小王毕业这二年
曾有这么一段话:有这么一代人:上小学的时候,大学是不要钱的;上大学的时候,小学是不要钱的;没有参加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参加工作的时候,打破脑袋才能勉强混一个糊口的工作;当他们不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他们挣钱的时候,房子也买不起了。
没错,这说的就是80后!
小王,典型的80后,2005年进入高中,2008年进入大学,2012年大学毕业,至今毕业两年。公务员考过,当过炮灰,也差一点考上;企业去过,总是有各种不尽人意的地方,换过几个工作。总之,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有各自的不幸。
2012年上半年,大四,小王报考了本省的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2人。和大多数人一样,报名之后,小王每天都到图书馆上自习,认真备考。功夫不负有心人,小王笔试第三,顺利进入面试。面试是啥,小王完全不懂,听了京佳教育的一些讲座和公开课,小王懂了一些,他也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和同学模拟面试,自我感觉还行。面试,很不幸,小王没有翻盘,总成绩第三,与心仪职位无缘。小王想了想,没啥,投身毕业的狂潮中。
2012年7月,毕业。毕业之前小王已经找好了一个单位,在一个科技公司做网络编辑,中文毕业的他做这些自然不是难事。但小王的心不在这里,他依然想考公务员。2012年9月,下半年公务员联考,小王再次报名,招考人数依然2人,参加考试。但由于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小王复习的效率大打折扣,笔试考得不好,第十。小王无言,依然乐观地生活。
过年后,小王换了一个新工作,在一个辅导机构当语文老师,由于城市不大,小王的工作并不忙。2013年上半年联考再次来临,招录人数1人,小王瞅准了这个职位,毅然报考。认真的备考,仔细的复习,笔试第二,与第一名相差0.5分,希望很大很大。面试,面对报班还是不报,小王犹豫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小王没报班。面试,第一名是名校毕业,超水平发挥,小王回天无力,再次败北。
此后,小王安静了很多,也不再一有考试就去参加。他认真上班,教育自己的学生,当然工作之余,他仍然关注着各种招聘信息。时间来到了2014年,本省公务员考试开始。小王不再那么盲目地仅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报,他认真阅读了公告和京佳教育等机构所做的解读,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咨询了相关的辅导机构,在做了这些工作后,他选择了家乡的一个职位,招聘3人,这次他没有再次选择省城。因为有之前的备考经验,小王笔试并没有参加培训班,他利用自己的时间,做各种试题,看各种资料,当然,他并没有一味强调多,而是求精求深,争取把做过的题目都搞懂。
笔试,稳定发挥,第一,第二名与其差距2分。又是面试,权衡利弊,小王选择了京佳教育的协议班,既能提高自己的技能,又是一个心理安慰。老师的讲解,每天的练习,他逐渐认识到了之前面试中的错误,也知道了在面试中自己应该注意的地方,一切,就等面试。
面试,小王没有超水平发挥,其它人也没有。小王发挥稳定,面试第二,总成绩第一,胜利已经到来。体检、政审,都没有问题,小王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家乡的一名公务员。
回首过去的两年,小王感慨万千。“感谢祖国,感谢党,感谢父母……”,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自己。考上公务员也许不是多大的成功,但有梦想总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两年来的坚持与默默耕耘,小王最终收获了自己想要的。
小王,是平凡的,但他身上依然有很多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从小王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