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申论必备素材:习近平谈经济
积累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对于备考公务员申论考试至关重要,这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理解并解决给定资料呈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申论文章的论述力度。所以京佳教育公考专家为大家总结系列国家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以帮助大家备考。一、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外出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深圳,足以说明深化改革开放在党中央工作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在广东考察时他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重要论述,标明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释放增长潜力
总书记从六方面提出了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涉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三个重要方面:市场环境、经济发展活力、政府的效率和效能。通过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活力;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些方面是总书记的重要思考,是他市场经济改革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他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更加紧迫的要求。
他还多次指出,下决心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等体制障碍,这说明遵循市场导向与政府推进相结合的基本思路。通过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不同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012年11月,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讲道,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新的领导集体的庄严承诺,表明民生改善是执政党责任所在。扶贫开发在习近平总书记人本经济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难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总书记的人本经济思想体现在扶贫开发领域,就是加快发展,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坚定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贫穷落后是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的根本任务。
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
创新驱动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在湖北省调研时曾指出,一个国家只有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
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同时,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地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
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点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
五、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
习近平总书记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
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人口,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要转要调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就转不过来、调不过来。
六、只有把饭碗牢牢拴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12年12月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总书记多次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把饭碗牢牢拴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13年7月他在湖北省调研时指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好好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更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我国当前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持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13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