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人脉求职
常言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说的都是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做成大事的人脉网络和人脉支持系统。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过:“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会在一张卡片上列出我当天联系的每一个人,注明重要细节、时间、会晤地点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信息,然后输入秘书为我建立的关系网数据库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话放在国外也同样适用。“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美国斯坦福大学对世界500强CEO的研究表明,他们成功的取决于个人知识,取决于其认识谁并和谁成为朋友。现代社会,人脉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了。在美国,找工作有没有人推荐结果大不相同。特别是一些校友比较集中的行业,更是如此。因此,哈佛、耶鲁、哥大等校友会都有求职网络,帮助本校毕业生通过校友关系找到工作。比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在全美名列前茅,许多校友都在华尔街的大公司工作。通过校友介绍,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学生到华尔街找工作就容易得多。而英国的猎头公司也常常委托校友会寻找人才。因为校友互相引荐,致使美国在某些领域校友云集,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政治经济等。名校校友会不仅在美国有巨大影响,在国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哈佛大学校友就在70个国家建立了190个哈佛俱乐部,其成员也都是这些国家的精英和领导阶层。这些俱乐部的活动无疑还会影响到美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
一个人的成功就是其人脉关系的成功。校友会等机构,不仅给当地校友提供集会、娱乐的场所,还经常举办各种讨论会、演讲会,邀请官员来谈当前大家关心的事,实际上起到智库影响舆论的作用。至于在总统选举时,校友会对某一候选人的支持,倾向性就更明显了。如,克林顿在竞选总统的过程中,他那些拥有高知名度的朋友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朋友包括他小时候在热泉市的玩伴、年轻时在乔治城大学与耶鲁法学院的同学,以及当学者时的旧识等。
人脉对于找工作的重要性,就像肥料之于花草树木。和国内一样,美国找工作也得靠“关系”,尤其是校友关系。校友资源是人脉资源中的一片“沃土”,由于校友和在校学生对母校有共同的感情归属,校友更愿意用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对在校学生进行“反哺”。除了学校的career service center(就业指导中心),80%以上的美国人找工作都是通过熟人介绍而面试。如,美国东部的投资银行几乎是东部文理学院的“毕业生俱乐部”——“这些投行几乎都被东部文理学院毕业生‘控制’了。”有业内人士如是说:“校友的一份推荐信通常能够在师弟师妹的应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找工作,关系网起着决定性因素。美国耶鲁大学的校友会骷髅会就缔造了175年的“骷髅”传奇,校友成员中诞生了三位总统、上百位内阁部长、几十个大家族财团等。骷髅会的关系网遍及美国社会各个角落,成为在白宫、内阁、参众两院、最高法院、中央情报局等部门中掌控着至高权力的“隐形帝国”。很多成功人士也深刻意识到了人脉资源对自己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曾任美国某大铁路公司总裁的A•H•史密斯说:“铁路的95%是人,5%是铁。”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曾经表示:“与太阳下其他所有能力相比,我更关注与人交往的能力。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来获取与人相处的本领。”
美国著名MBA教授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p.robbins)在《组织行为学》中指出,一个典型的首席执行官的时间分配中,至少25%该用于人际交往,而社交型CEO在人际上花的时间可能更多。前程无忧网也曾经做过“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调查,其中“熟人介绍”被列为第二大有效方法。校友会是大学在校生与社会沟通的纽带。尽管某单位招聘员工,“绝对”会把校友的简历抽出来作为优先考虑。但是,校友关系与“亲情伦理,亲戚宗族”、以及“萝卜招聘”截然不同,更与“私下拉关系、钱权交易”或“等着到手的机会”(靠父母的关系)不同,更非私下的、非法的“勾兑”。美国大学校友会在全方位服务的指导下,使越来越多的校友参与其中。正如美国学者约瑟•克林斯等诸多校友工作者所强调的,“校友工作有两个原则,即通过高质量的工作为校友服务,
同时为学校的需要提供服务。”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不管在学校待过的时间有多短,毕业有多久,学校与校友的联系都不会无故中断。美国历史最长的校友会耶鲁大学校友会,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每隔数年就邀请校友返校团聚。哈佛大学70周年返校团聚时,很多校友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任何大学或学院都需要并有义务联络校友,要让校友在尽可能深的层次上成为学校的合作者而非偶然的参与者。如,欧美大学的校友代表甚至可以作为学校董事参与学校决策,宾西法尼亚大学董事会条例甚至规定,“校友董事享有投票权”。同时,美国不少高校还通过网络等为校友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职业成长机会,甚至将这一服务延伸至校友的子女。如,威斯康星大学通过其校友会和继续研究分部的合作,每年为校友提供与大学资源链接的各种教育和学习计划。不管其校友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享受大学提供的学习计划。而且,学校的职业服务计划还包括,为校友提供最新的不同行业职位信息和一系列的职业规划课程,以及有经验校友提供的职业咨询、职业推荐等。耶鲁大学甚至为残疾校友量身定做适合的服务计划,尽可能的使他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帮助。人脉是找好工作、好职业的有效方式。反观我国,尽管我国也很重视校友会的建设和构建,但由于校友会的组织模式是一种半官方组织;尽管以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的身份存在和活动,但常设机关多有校内有编制的人员担任或兼任。而常设机关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对校友会作用的认识还很肤浅,工作上、认识上的不足使不少人误解了校友工作的价值。如,校友会的工作只是为了迎合学校的需要,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的教职员工,只看到校友资源对学校的“好处”,而很少“反向思维”。在与校友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合作都非常少。
找工作的两大要件:一是能力,二是人脉。有人脉没能力,胜任不了挑战性的工作;有能力没人脉,虽能胜任重要岗位,却常和好工作擦肩而过。在天涯论坛上很红的一篇“打工日记”更突显了校友对于就业的重要作用。“我从武汉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因为对原先公司不满来到上海找工作”,他说道,“但在上海却不被认可,因此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但期间,他通过上网了解到学校在上海的校友会组织,并联系到了一些校友。“平时聚会我会积极参加,也帮校友做点小事。去年年初,一个老辈的校友公司要招人,在校友会网站上发布了招聘信息,我尝试着给他打了个电话,毕竟是校友,大家有一份对母校的共同感情,因此很谈得来,而且他也相信我的能力,于是他让我去面试,就这样我到了现在的这家公司。”
巧用“关系圈”,不但求职者可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也是不少企业较为认可的方法。就业是大学教育的最后一环,许多校友不但能帮助校友作职业规划,还能提供就业信息或者直接提供工作机会。如果学校有计划地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来收集和整理这些宝贵财富,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将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从职业HR的角度来看,招聘渠道中有一项是熟人推荐,那么被推荐的人和推荐人的关系一般就是校友,这种渠道更容易被HR采纳,因为能够间接地知根知底,招聘成本也非常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