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5:50:01

2014年面试热点:垃圾焚烧厂如何才能落地

  【背景链接】
    2014年4月,杭州市公示了2014年重点规划工程项目,其中包括,即将在城市西部的余杭区中泰乡建造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以解决日益严峻的垃圾处理难题。规划显示,该垃圾焚烧项目计划一期日烧垃圾3200吨、二期日烧垃圾5600吨。但由于担心这些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资产价值等带来的多重负面影响,包括城西部分居民在内的群众多次集会进行抗议。5月10日,大量群众涌上02省道和杭徽高速余杭段,导致交通长时间中断。并有不法分子趁机打砸车辆,围攻殴打执法管理人员、乡镇干部以及无辜群众。在这个当中,有多名民警、辅警和群众不同程度受伤,数辆警车和社会车辆被掀翻。
      【京佳点拨】
    垃圾填埋有占用土地、渗滤液难处理等缺陷,而垃圾焚烧技术在国际上已有100多年历史,焚烧具有“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优势。从技术角度来说,垃圾焚烧管理规范比较完善,处理技术成熟。目前,杭州的垃圾填埋和焚烧的比例大约是6比4,而北京、上海、广州的垃圾处理方式都以焚烧为主。因此,建立垃圾焚化厂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一个好方法,也是应对快速增长的生活垃垃圾迫切需要提上日程的一个环保项目。
    这样的一个好项目却受到了周围群众的阻挠,最后甚至发展成了恶性事件。出现这样的结局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项目建立之初,没有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周围的居民也始终没有看到建立垃圾场的环境评价报告。规划决策的不透明、环评立项缺乏参与和监督导致居民对该项目持有很大的担忧和,遭到公众的反对。
    第二,公众对政府缺乏信任。围堵事件发生之前,当地居民向相关部门表达了诉求,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回应,因此他们选择了围堵甚至打砸这样的恶劣方式。时候虽然相关政府官员对该项目的进行做出了承诺,但民众仍然持有不相信的态度。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垃圾焚烧厂没有做到依法焚烧、违规操作,没有依法监管,严重污染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导致民众对政府失去信心。
    从PX项目屡屡下马,到垃圾焚烧厂被迫流产,再到火葬场放弃建设,可以说近年来,像这种“沉默立项开始,聚众反对叫停”的戏码,在不少地方都曾经上演,而有的地方还做出了“永不再建”的承诺。环保项目要想走出这种一反对就停建的怪圈,还需政府部门做出更加透明、更加主动积极的立项程序。
    第一,重视决策的民主性。项目前期过程中,将邀请当地群众全程参与,充分听取和征求大家意见,以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组织城建、规划、环保等领域的专家与民众代表展开对话,并邀请全国垃圾焚烧和处理方面的专家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第二,提供科学的报告,广泛宣传,打消群众的疑虑。
    第三,不要采用打压或者置之不理的方式解决民众的诉求,尤其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更是要同他们做好沟通工作。在这个前提下,引导民众利用合理的方式去表达诉求,在法律的框架下去表达。
    第四,新项目投运后要保证得到严密的监管。在线监测的数据在厂区的LED屏幕实时播放;同时还邀请周边居民以环保志愿者身份进入厂区,随时监督来记焚烧的生产流程和排放情况;环保部门24小时在线监测,整个监测设备也可委托第三方管理,接受媒体和市民的监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面试热点:垃圾焚烧厂如何才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