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社会热点:治理腐败更应注重基层
【背景材料】一笔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40%;一张小农机具秧盘的国家补贴2毛5分,农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长还要贪3分;一个售价数百元的骨灰盒,民政干部也要拿15元回扣……扶贫办、农技推广站、民政局……近年来,腐败现象正向人们心目中的“清水衙门”蔓延,有些部门甚至成了腐败“重灾区”。(5月22日《北京晨报》)
【京佳解析】
扶贫款被一级一级地侵吞,国家三农补贴被克扣,就连办丧事用的骨灰盒也要拿回扣,京佳程老师认为这已足够让人瞠目结舌了。然而,他们之所以敢于频频伸手,大概就是因为头顶着“清水衙门”的名声。一些基层的政府机构,总给人们一种“反正钱不多、要贪也贪不到哪儿去”的印象,监管部门反腐的目光也往往集中在有实权、“油水多”的部门。再加上每次1毛、3分之类细小的腐败行为,确实也不易被察觉。疏于监管、贪得隐蔽,因此国家款项就成了“唐僧肉”,“清水衙门”才慢慢变成腐败的“重灾区”。
京佳程老师认为相比那些被检察机关紧盯的贪腐大案,“清水衙门”的腐败问题危害可能更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因为“清水衙门”的“低调”,让它们常常在纪委和群众监督的视线之外,面对扶贫款、财政拨款等“诱惑”,一些工作人员贪腐的思想容易膨胀。虽然可能每次贪腐的金额不大,但积少成多,危害不小。而且这类贪腐因单次金额小,容易逃脱反腐败的法网,这就更滋长了这些部门贪腐的风气。
其次,很多“清水衙门”都是直接跟群众打交道的基层部门,比如扶贫办、农技推广站等,都是跟底层百姓、普通农民打交道。这些部门的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决定了百姓对政府形象的直观感受。他们对群众的索拿卡要行为,不仅让百姓痛恨,更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
再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民生建设的投入,扶贫款、农业补贴、救灾款等用于改善民生的款项,让一些原本是“清水衙门”的部门“肥”了起来。
综上所述,这些看似的小贪,危害后果却很大,一方面影响面广,另一方面影响深度也大,是对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无形消解,是对基层民众利益的切实直接损害,对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事业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危害。所以,当我们不断深化反腐败打“大老虎”、“小苍蝇”的时候,也不能对这些“蚊子们”视而不见,也要加大监督和打击力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