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5:49:32

2014年下半年联考备考:言语主旨概括题型分析及秒杀技巧(一)

引出论题+阐述论题
    主旨观点型题目的材料来源以主流媒体的时评性文章为主,截取的段落一般具有相对独立性,脱离了文章的语境依然可以表达完整的含义。其中比较典型的情况是截取其中一个小标题下的一段文字,或是删去起提示作用的首句或末句的一段文字。所以,建议考生在做题过程中可联系选材上的这一特点,对文段所处的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以帮助确定答案。
    主旨观点型题目的提问方式灵活,常见的有“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旨在阐明”、“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等。无论以何种方式提问,此类题型的核心考点都是考查考生对文段整体的把握能力。
      话题阐述法
    所谓话题阐述法, 是指当文段前文出现某一话题或论述对象,后文以转折词、结语词等关键词阐述问题的解决办法或处理方式,即是话题阐述法。话题阐述论类文段的入手点是识别“引出论题”的句子。若一句话引出一个论述话题,(所谓论述对象,是指作者围绕文段所展开的中心话题。也就是文段说的中心话题。)则认为该语句作用为引出论题。也就可以把此句话看作是中心句。
    【例1】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解析】第一步,读文段找主旨
    材料第一句话引出论述话题,首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第二句和第三句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令人堪忧的现状”。根据转折关系词“但”可知,整个材料的语意重点是其后的内容,即第三句“随着...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第三句的主语是文化遗产,强调其正处于濒危状态。
    第二步,选择与主旨含义相同的选项
    A项中“新思路”在文中没有涉及;B项“新问题”表述过于笼统,文段主要针对的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C项为干扰性,题干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概括,而非作者的意图,C项不符合题干要求,予以排除。选项D是对主旨的同义替换。意即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故正确答案为D。
    【注意事项】需要注意A项,A项不是对原文主旨的概括,而是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引申。我们在做主旨题时,只需要选择和原文意思相同的选项,考生切忌不可随意引申原文意图。
    【例2】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生态安全和产品安全两个基本要求,因此,农业污染防治应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不同于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农业污染涉及面广而隐蔽性强。评估难度大,不适合建立惩罚型机制。同时,由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不可能进行“污染收费”。所以说,必须建立激励型经济补偿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农户防控污染的积极性。这种补偿机制实质上是对生态建设与保护所付出的成本(包括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进行补偿。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农业污染防治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B.治理农业污染与工业污染的方法有所不同
    C.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是治理农业污染的前提
    D.现代农业污染防治应树立激励补偿型理念
    【解析】第一步,读文段找主旨
    文段第一句引出论述话题,农业污染防治应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二句、第三句阐述了农业污染贬义词适用的措施。第四句出现结论引导词“所以”并用“必须”引出解决对策是“建立激励经济补偿机制”,该句也为主旨句。最后一句是对第四句的解释说明。
    第二步,选择与主旨含义相同的选项
    A项原文是农业污染防治应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引述错误。B项是文中第二、三句话的内容,不是文段主旨。C项文中尚未提及,D项是对原文主旨的凝练概括,故选D.
    【编者按】引出论题,即相当于文段所论述的主题和话题,是文段论述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阐述论题,即是围绕文段话题某一方面所做陈述。在选择选项时,引出的话题和阐述的话题要同时存在才是最佳选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下半年联考备考:言语主旨概括题型分析及秒杀技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