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5:48:10

军转干备考指导:公文写作夯实基础是关键

军转干考试马上就要到来了,很多考生反映,公文写作是一大难题。京佳军转干教研室专家提醒,要想在公文写作中拿到高分,夯实基础是关键。
      主题与材料
    文章应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深刻、鲜明、正确的主题。机关实用文体表现主题的方法要求是:直接阐述、单一集中、“以意役法”、片言居要、善用标题。
    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材料是说明观点和主张、表现主题的支柱。积累与占有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亲自的观察体验,调查采访,从既有文献资料中采集。积累和占有材料的基本要求就是“多多益善”。
    选取材料的要求:围绕主题选取材料,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材料,选取全面真实、高度准确的材料,选取新颖、生动的材料。
      结构、表达方式与语言
      一、结构安排的方法
    1.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
    结构是文章表现形式要素之一,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也即安排和组织材料的方式。写文章必须讲究结构,只有按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加以精心组织、妥帖安排,文章才能条理清楚、层次明晰、主题鲜明,才能使文章发挥应有的效用。
    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
    2.结构安排的注意事项
    结构安排的注意事项包括: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联系;服从和服务于表现主题的需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的要求。
      二、表达方式
    常用的基本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
    1.叙述
    叙述就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概括性的交代和表述,分为顺叙、倒叙、插叙等数种。
    (1)顺叙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此外,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按照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等逻辑顺序来叙述,也属于顺叙。
    机关实用文体大都采用这种方法叙事、交代人物、述说原委或列举事实。
    (2)倒叙
    是指一种把事件的结局或问题的结论放在前面叙述,然后再按照顺序或其他叙述方式进行述说的方法。
    行政公文和通用公文的某些文种,如事故通报、调查报告等,有时会采用倒叙。
    (3)插叙
    是在顺序过程中,根据写作的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脉络,插入与原叙述有关的另一些内容,即追忆过去或补充说明有关内容,插入的叙述完结后,再按原来的脉络继续叙述。公文对插叙运用得很少。
    2.描写
    所谓描写,就是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绘。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描绘的事物显得形象、生动、逼真。描写常常同叙述结合使用。
    根据描写对象的不同,描写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根据描写角度的差异,则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根据描写手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作细描、白描。
    机关实用文体写作中尤其应对此保持警惕,正是由于要突出表现主题的需要,一些具体的实用文体,特别是公文,甚至基本上不使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
    3.议论
    议论就是写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以直接表明观点和态度。议论的要素构成: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确凿能有力地证明论点,论证要做到周至、严密、无懈可击。论证分为立论与驳论两大类。其方法常用的有:例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反驳法、归谬法。
    (1)例证法
    就是用典型的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摆事实”。人们说“事实胜于雄辩”,可见这种方法是最具说服力的论证方法。
    (2)喻证法
    就是运用比喻说明道理、引出论点的方法。这种论证方法如果运用得恰当,可以收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效果。
    (3)类比法
    即根据已知事物的某种特点,证明类似的另一种事物也会有某种特点。论证过程是相同特点的推论。
    运用此法重在尽量抓住事物的相似点,相似点越多,推出的道理就会越有说服力。
    (4)对比法
    就是将两种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横比,一种是纵比。
    (5)反驳法
    就是通过否定对方的观点和看法,来阐明自己的理由和论点的驳论方法。驳斥的对象可以是对方论点,也可以是对方的论据。
    (6)归谬法
    即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就是先假设对方的错误论断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断中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断不能成立,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口
    4.说明
    说明就是写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成因、构造、功能、用途所进行的介绍解说和阐释。说明是机关实用文体写作常用的基本表达方式,具体形式有:概说、界说、解说。
    (1)概说
    即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总体性的、概括性的介绍解说。其特点是只针对一般的总体的情况,文字简约、概括性很强;表达时大都需遵循稳定的次序。
    (2)界说
    即给事物所下的定义,也就是针对事物最本质的属性和特征作出判断性的说明。界说要注意抓住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正确界定事物的逻辑原则与方法。
    (3)解说
    即对事物的解释性的详尽说明,大都用于对概说与界说的具体化和补充、注解、阐释。解说时常需要对较复杂事物进行分类说明。解说时,可以使用举例、打比方、做比较、列数字、列表、制图等多种具体手段。

gwyfour 发表于 2017-4-11 16:32:17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包括:语言是文章第一要素。撰写文章要求语言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清晰、和谐;生动、有力。
    1.合体、得体
    就是文章的语言要合乎特定文体的要求,要合乎特定社会语言环境的需要,要合乎作者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2.准确、顺达
    即文章的语言表达要确切、符合实际,语意应分明确定、界限清楚、褒贬得当、轻重适度、不错不漏,能真切地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准确无误地传达作者的意图;其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员、范围、性质、程度等必须明确,解释要具有唯一性;态度上,赞同、反对、肯定、否定,必须鲜明,不能含糊其辞。要文通理顺,合乎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
    具体要求是:用词得当;语句要成分完整、搭配得当、语序妥帖、结构合理、含义明确、合乎情理,句式合理并力争达到最佳表达效果。
    3.简洁、明快,
    即文章的语言要简明扼要、精当不繁,忌冗长空泛,同时又不苟简,要服从写作目的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做到简与明高度协调统一。
    要真正做到使文章的语言既简又明,首先要对事物有深刻透彻的认识,同时也应注意掌握一些技巧,力避烦冗现象,特别应注意克服“多余”“重复”等语病。
    4.清晰、和谐
    所谓清晰,是指语言表达要条理清晰,应能把握主次,辨明因果,从表达目的出发,安排句序、段次;语句之间、段落之间都要体现出合理、严谨的逻辑关系,力求将意义传达到最佳。
    所谓和谐,是指文章的理、据相谐。理,是观点、意见;据,是材料、实际情况。后者是对前者的支撑,二者要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理”之正确与“据”之充实,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5.生动、有力
    就是说文章的语言要有文采,要有声有色,鲜明具体,有新鲜感,有感人的力量,能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以使文章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影响读者,实现文章的效用。
    语言生动,首先要求的是材料的新鲜,见解的独到。生动的语言形式同新颖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语言的创新常常就是内容的出新。缺乏这个基础,语言是生动不起来的。其次,还必须注意语言形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军转干备考指导:公文写作夯实基础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