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省公务员面试备考:结构化面试详解
一、什么是结构化面试面试的类型和具体方法很多,目前公务员考试中普遍采用的是结构化面试,又称结构化面谈。该方法具有严谨的结构性,它对面试的目标、测评要素、试题构成、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考官在面试过程中不得随意变动,因而该方法比较好地体现了面试的公平性。
(一)面试的目标与测评要素
结构化面试测试的目标主要是应试者的能力,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这些具体的能力被称为测评要素。
1、综合分析能力(约占17%)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考官所提出的问题(一般是社会热点问题)能否抓住本质,全面地进行分析,有深度,有独到见解,且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条理清晰。
2、言语表达能力(约占20%)
主要考察应试者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思想,清晰透彻地阐述出来,并与听众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3、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约占10%)
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活动进行组织计划、安排日程、调配资源,并对冲突各方的利益进行协调的能力。
4、应变能力(约占14%)
主要考察应试者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迅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自我情绪控制(约占10%)
主要考察应试者在较强刺激情景中,表情和言语是否自然,在受到有意挑战甚至有意羞辱的场合能否保持冷静,在遇到上级批评指责、工作压力或是个人利益受到冲击时能否克制、容忍、理智地对待,不致因情绪波动而影响工作,工作是否有耐心、韧劲。
6、人际合作意识与技巧(约占14%)
主要考察应试者有目的地建立自己与他人、团体的关系,并在维持良性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有效拓展人际交往范围的能力。
7、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约占7%)
主要考察应试者报考动机是否明确,个人的条件、意愿与所报考的职位是否相一致,回答问题是否诚实、负责。
8、举止仪表(约占8%)
主要考察应试者的外貌、气质、衣着举止、精神状态等,看其穿着打扮是否得体,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一般礼节,是否有多余的动作。
(二)面试的题量与时间
结构化面试的时间在半小时左右,试题量6题左右。但省公务员由于人数众多,组织面试的要求和成本很高,所以面试的题量会减少,通常为4题(最多5题),相应地,面试的时间也会缩短,通常在20分钟以内。
(三)面试考官与面试结果
结构化面试是由一个考官小组来负责实施的,考官小组通常是7人,设主考官1名。面试考官通常都接受过3级或2级考官的培训,具有相应的考官资格证书。面试过程中,每位考官独立打分,应试者面试成绩的计算方法是: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然后将各位考官的打分加权平均。
二、结构化面试流程
(一)进入考场
按照顺序,轮到某考生入场时,引导员将到候考室宣布:“请xxx号考生入场”。考生随同引导人员到达考场门口后自行进入考场。引导员不许直接叫考生名字,否则算严重违反考试纪律,一般引导员也只知道考生顺序编号。
(二)答题
考生进入考场后,直接走到考生席,站定后向考官问好,得到“请坐”的指令后,考生可以落座。落座后,考生一般需要报自己的考试顺序号,等考官宣布导入语后,考试开始。要特别注意,考生不能自报姓名,如在考场内自报姓名,考生会被当场取消面试资格。
面试中一般有题本和考官读题两种形式。考试时间一般是20-30分钟左右,题目一般是4-5道。
(三)退场
考生回答完所以题目后,主考官一般要问考生是否还有其他补充,考生此时一般回答无补充。主考官宣布考生退场,考生到候分室等候分数。
三、结构化面试注意事项
大规模的公务员录用面试通常控制在20分钟以内,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要给各位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尊重考官
应试者从进入面试考场到面试结束出考场都要体现出礼貌,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应试者进入考场应主动向考官问好,但礼貌的表达要适度,过于拘谨,会显得紧张或不自信;过于夸张则会显得言不由衷,都会影响考官对应试者的看法。
2、注意倾听,可以记录,有权提问
倾听问题时应该注视着考官,这不仅有助于你准确理解考官提出的问题,也使你显得自信和礼貌。在倾听过程中以及回答问题之前,可以做适当的记录,但不宜太多。对考官提出的问题没听清楚时,可以要求考官重新复述提出的问题(注意礼貌)。
3、用普通话与考官“交谈”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可以为你的语言表达能力锦上添花,而以“交谈”的方式回答考官的问题则有助于你拉近与考官的距离。切忌用“播音”或“背书”或“汇报”的方式回答问题。
4、注意控制时间
超时是严重的“犯规”(考官通常不会允许),时间剩余太多则会显得回答不充分,因此要科学安排时间。通常每个问题的时间在5分钟以内,最好的时间分配是,准备作答控制在1分钟以内,回答3分钟左右。当然,具体的时间分配还要根据每个题目的具体规定。
5、注意对结构化面试的认识误区
1)忽视自己的致命缺陷
结构化面试是一个比谁犯错误更少的面试,不要求你某方面特别出彩,但是一定不能有某方面存在重大的缺陷。这是因为基层公务员尤其是事务型公务员面临的工作是方方面面的,琐碎而庞杂,你不用每一样都做出顶尖的水平(当然,这和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不冲突),但是不能有某一、两个方面存在重大行为能力缺陷。譬如,你得能写讲话稿、能合理接待群众上访、能组织个一般性的活动、能接待某位上级领导、能调解两位同事之间的矛盾……结构化面试,恰恰考究的就是你是否同时具备这些能力。
如果考生死板地以八大要素作为备考指导,很可能就会下意识地“拆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再结合各项分值,想当然地就会觉得某一两项可以进行“战略性”的放弃。譬如,自己平常是个不修边幅的人,一看,仪表才占8分啊,好,那我把别的做好,理论上还能得92分呢!实际上呢?一个不修边幅、不注重举止仪表的人,题答得再好也没用。
2)弥补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而忽略整体
考生会认为:我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不行!完了,这两天我得加紧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不能让这一项能力拖了后腿!
其实不行!八大要素中的这些能力的基础,是考生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工作历练而积淀下来的基本素质,而公务员面试名单的出台距离面试的时间并不长,在这段时间里,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己任何一方面的能力,都是不太现实的(举止仪表例外)。结果很容易导致考生乱打乱撞,甚至病急乱投医,这样贻误的是自己的宝贵备考时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