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5:46:47

2014年上半年联考行测常识判断:马哲常考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绪论部分常考知识点
      (一)哲学的定义
    1.哲学不仅仅包括世界观,还包括方法论。
    2.哲学一定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4.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分的标准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可知论的观点是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的观点是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是把世界的本原认为是物质的,但是这种物质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5.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形而上学性表现在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问题。
    6.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是人的精神。
    7.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是人之外的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4.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部分常考知识点
      (一)物质的含义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这里的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二)物质的存在方式
    1.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运动。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表现为: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一定是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一定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3.运动的物质离不开时间与空间。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具有三维性。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整个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三)意识
    1.意识产生的源泉是实践。
    2.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
    3.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四)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要尊重客观规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上半年联考行测常识判断:马哲常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