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申论热点:“空气罐头”的是与非
【背景链接】因为习近平主席的一句话“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将来可以制作贵州的‘空气罐头’”,贵州省旅游局正式启动制造“空气罐头”计划,7天内面向全球公开征集“贵州空气罐头”创意设计方案,计划使其成为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此消息一出,舆论就炸开了锅,人们对此的意见褒贬不一:有人支持,认为可以发展贵州省的旅游经济,通过制作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带动经济的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人反对,认为政府的职能是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品,而制作“空气罐头”很容易被公众解读为“政府弄脏了空气不补偿我们,还要再赚一笔‘呼吸费’”,这种做法只会引发更多民众对空气质量的抱怨和不满。
【京佳分析】
“空气罐头”作为商品源于日本,在富士山景区作为旅游纪念品的“空气罐头”大为畅销。贵州省旅游局局长表示“空气罐头”内涵与外延可延伸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健康产业、茶、酒、有机食品等特色产业,甚至可扩展到碳交易产业等,意欲打造以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科技支撑、政府推动的运作模式,该成果将以旅游概念性纪念品的形式向市场推广。京佳教育魏梓琳老师认为制作“空气罐头”需慎重考虑,其所带来的效果具有两面性,因此要在认真考虑的基础上发挥其积极作用,而减弱其消极影响。
一方面,贵州省的空气质量相比其他城市确实很好,这一点毋庸置疑,连习主席都在夸赞贵州的空气质量好。因此,贵州把“空气罐头”当作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来打造,可以充分利用包括良好空气在内的环境优势,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旅游的人数进而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百姓脱贫致富。
但另一方面,正如批评者所言,发达城市的空气质量被一些无良企业已经污染的千疮百孔,其中当然有政府的失责之过,但百姓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只是希望政府去治理这些污染问题,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不再受雾霾之害,不再每天戴口罩上班、上学,仅仅是奢望看到碧蓝的天空和天空中的白云。然而,这时却出现了政府卖“空气罐头”赚取利润的做法,百姓怎能不生气、不抱怨?作为本应发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怎能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呢?
习主席所说的“将来可以制作贵州的空气罐头”看似是幽默之语,实质上暗含着丰富的含义:其一,能够呼吸到新鲜健康的空气,是广大群众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好的空气质量环境。其二,中国大规模治理空气质量,是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好环境好空气是有实用价值,资源效益的。但同样的话,陈光标也说过,只不过陈光标收到的骂声比赞声更多一些而已。
由此可见,“空气罐头”可以是公益的、劝善的、谏政的,也可以是逐利的、弃责的、作秀的,关键是这背后传递出的理念是怎样的。如果在卖“空气罐头”的同时,没有把强烈的环保意识、治污责任装进来的话,那么这样的“空气罐头”宁愿没有,因为这只会使环境优美的贵州省也走上了其他城市环境污染的老路,成了另一个受害者。
总之,“空气罐头”本身没有错,因为日本富士山“空气罐头”就做的很成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在中国城市雾霾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果空气罐头不能传递政府职能部门对于改善中国空气环境的决心,不能传递人民群众对生存环境改善的强烈意识的话,那么这样的“空气罐头”就该遭到民众批评,不要也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