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申论热点:别让手机毁了生活
【背景链接】现在的族群真是越来越多,继“蚁族”、“啃老族”等之后又出现“低头族”,即任何时候都拿着手机或平板低着头刷微博、看微信、浏览新闻等。老友相聚,自顾自地玩手机,曾有笑话说聚会时不玩手机而与你聊天说话的人才是真正爱你的人;阖家团圆,个个是“低头党”;不管等车、吃饭,每5分钟掏出手机,刷一次微博,查一次微信,看看朋友圈;手机伴枕,才能入睡,一觉初醒,先看手机;就连聚餐上道菜,也让手机先“吃”……
于是朋友圈里出现了各种奇葩,如自拍型(拍自己、拍各种食物)、感慨型(有事没事发个心灵鸡汤,感慨下人生)、广告型(常年发着各种广告:衣服、鞋子、化妆品等)、虚荣型(只要坐在车里、到了复式房间必须要留下跟车和楼梯合影)、点赞型(不管别人发了什么状态都点个赞,哪怕别人丢了钱包、心情不爽也点赞)……
【京佳分析】
智能手机、平板作为新科技发展的代表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现在的生活已然变成了移动生活,所以各大商家才开始由线上市场扩大至线下市场,追逐线下市场的利润,如快的与嘀嘀之战。这一切均源于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我们庆幸生活在方便快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但也看到了它的负面影响,典型的就是“低头族”的出现。京佳教育魏梓琳老师认为科技的发展是为了生活的更加便捷,人们千万要警醒人类才是技术的主人,要学会运用技术改善生活品质,而非成为技术的奴隶,然而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才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我们不能说这一切都是新技术的错,技术本身没有错误,否则的话人们也不会认可它的便捷并广泛使用它。人们通宵达旦玩手机、聚会时也不与朋友交流,导致身体不适、友情淡漠却简单地抱怨手机信息太吸引人,这是逃避责任的表现。妖魔化新技术容易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地归咎于新技术,漠视、隐瞒真实的、深层次的原因,为自己的不当做法逃脱责任。
长时间玩手机、刷微信,一方面是对人的身体不好,很多人玩手机玩到凌晨或者经常低着头看手机使得颈椎变形,压迫颈椎神经导致出现问题,熬夜更是伤身。另一方面,虽然发达的技术使得人们的沟通更加便捷、沟通方式更加多元化,但实际上人们逐渐习惯通过网络沟通而忽视了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朋友聚会时还在刷着自己的手机。曾经有朋友聚会时就事先声明,不准玩手机,否则罚酒一杯,这虽然是句玩笑话,却也深刻反映了众多好友聚会时的尴尬场面:坐在你对面的好友不与你叙旧却通过网络与远隔千里的朋友聊微信。过年过节时,本应该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谈心,就因为有人玩手机使得团聚的氛围不复存在,可口可乐的一个广告正是借助这个点推销自己的产品(因为有可口可乐在,家人都放下手机畅饮聊天)。
因此,移动互联网,可以使人“天涯若咫尺”,也能让人“对面不相识”,而科技不应该带来这样的社会效果。“真正的问题,不在科技是否会奴役人类,而在人类能否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究竟是让科技驾驭自己,还是让自己成为科技的主人,让它帮助自己拓展人际关系圈,深化与家人、朋友的感情联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