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5:45:53

2014年上半年联考申论必看解题技巧:概括题高分必知

《申论》考试试题主要有: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对策类试题以及公文或申论文章写作类试题四种。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京佳教育申论教研室李老师下面就这四种类型试题,结合实例,简要介绍一下其相应的作答技巧。
      归纳概括类试题解题方法——源于材料,四步到位
    第一步:概括每一组材料的内容。针对每一组材料,用关键词或考生自己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一般字数控制在一两句,并对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用相应符号标示。
    第二步:把性质一致或特点相似的材料合并归类。这个环节是由点到面的过程,需要考生在复读或跳读的过程中完成。这一环节需要打破材料的自然安排顺序,把属于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纳,把属于不同方面的问题进行区分,这里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标记,方便自己查找。
    第三步:提炼出归类后的主题和层次。这需要对归类的内容进行重新排列,决不是简单的把列出的同类进行罗列,这个环节类似于把半成品一次性加工成成品,这是质的变化,不是量的积累。
    第四步:起草成文。
      【实例分析】(2013·湖北·省考A卷·第2题·材料6节选)
    克里斯蒂安是德国勃兰登堡州一个小企业的木工。他初中毕业后,面临的选择是继续上大学深造学习,还是进入职业学校学一门手艺。“我和父母分析了自己的情况和家庭条件后,决定上职业学校的木工专业。”克里斯蒂安介绍说,“在德国,经职业技术培训后的技术工人待遇很高,也很受尊重。我16岁上职业学校时,每月就能挣400欧元,足够自己生活了。再过两年我就有资格参加高级技师考试,26岁我完全有可能成为高级技工。”德国大学学制较长,一般6年,开销最少4万欧元,当克里斯蒂安的初中同学26岁大学毕业,还一贫如洗的时候,他的存折上已经有5位数字的存款了。
    德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德国目前有各种职业学校9000多所,除了30%左右的青年上大学外,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费用主要由政府和企业承担,培养一名职业学校学生每年平均花费1.5万欧元,而普通学校的学生只是这一费用的三分之一。另外,企业还提供实习场所,并发给学生每月500至800欧元不等的生活费。德国《职业教育法》中,对参与职业教育企业的资格、设备、场所等方面都有所规定,能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表明了企业的水平,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荣誉,当然企业也会享受到国家的经费补贴。但也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能力或愿意亲自培养人才,对一些企业来说,购买培训设备、找人实施培训的费用十分昂贵。于是,一些专门帮助企业承担学徒“校外培养”任务的职业培训中心应运而生。企业需要什么,培训中心就培训什么。
    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政府和工业界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联邦政府、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工商协会,各司其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保持德国竞争力。德国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认可培训岗位并对培训、创新以及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职业教育学校设定课程,为教职人员提供资金支持等事务则落到各联邦州的头上。同时,联邦州还需监管商会活动,因为商会在职业教育中承担了监管企业、证书发放等重要任务。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企业有必要不断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提名专家参与规则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培训补贴。工商联合会和手工业协会两大协会负责监管企业,包括核实企业培训资质、监管企业培训、登记培训合同、管理考试等重要环节。此外,商会还会为企业培训提供咨询,在企业与学徒产生纠纷时充当调解人角色。法国总统曾感慨地说,德国每年要向西欧出口很多产品,但看来还应该出口另一种产品,这就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
    2. 根据“材料6”分析归纳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成功的原因。(18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250字左右。
    【解题分析】
    本题属于典型的归纳概括类试题。解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题目迅速锁定“材料6”,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材料中画横线语句)
    第二步:将找出的关键词、关键句,按照同一主题进行归类;
    第三步:用自己的话对归类后的相关语句进行加工陈述;
    第四步: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把加工好的语句表述成文。比如,第一,第二,等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上半年联考申论必看解题技巧:概括题高分必知